...

龐統是想帶兵去益州的,但是上面橫貫著江寧這座大山,讓他也沒法厚顏說出自己獨領一軍的話來。

不過那急切的眼神卻是做不得假的。

然而就在眾人想要議定帶兵的人選之時,劉備此刻卻一臉憂心的開口道:“先生,我等出兵益州,以何名義呢?興不義之師,恐難以向天下人交代啊!”

說完這話,場上眾人也沉默了。

的確,現在這個時候,出兵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若是名不正言不順,哪怕你把這個地方打下來,恐怕其他人也不會輕易放過的。

既然你都可以打,那為什麼我們不行?

你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連同宗都不放過,這種人還自詡仁義?

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到時候佔據大義的,可能就是其他人了。

奉大義以討不臣,一直以來都是他劉備的口號,結果現在他卻成為了那個不臣。

自己堅守了一輩子的仁義名聲,恐怕會一朝盡喪。

場上眾人也都清楚這一點,所以誰都不敢先開這個口,讓劉備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攻打劉璋。

當事情陷入死結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諸葛亮。

他們已經習慣瞭如果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就去詢問自家軍師。

在他們的眼裡,軍師無所不能!

當看著眾人的眼光集中在諸葛亮的身上的時候,他反而把視線轉向了江寧。

“子奕覺得,我等以何名義去討伐劉璋合適?”

聽見自家師兄的問話,江寧沉思了一陣,這個問題的確棘手,但是也並非毫無對策。

藉口嘛,總會是有很多的。

我的一批物資被你益州軍搶了,我去搶回來不過分吧!

我的一支隊伍在你益州丟了,我去找找不過分吧!

......

總之,若是真想打益州,藉口簡直太多了,不過江寧現在想的並不是這些。

眼下...真的要出兵益州嗎?

荊州剛剛打退曹軍,按理來說,現在是積蓄實力的最佳的時間。

不僅如此,劉表雖然將一整個荊州完整無好的交給了劉備,但是不可否認,這裡面肯定還有一些“頑固分子”!

打曹操還可以說是為了保衛自己家園而戰,那打劉璋呢?

對於這些當地荊州軍來說,他們想必不是那麼願意跋山涉水的遠離自己家園去征伐他人。

不然將士們擔憂著身後的家人,士氣方面就難以保證!

再加上,也不單單是士氣的問題,益州山川險要,蜀道崎嶇,光是後勤運輸都十分困難,若沒有嚮導的情況下,恐怕去了也只是兩眼一抹黑。

若沒有嚮導的話,這些人極有可能折損在益州!

“子奕...”

“子奕...”

“啊?!”

見江寧陷入了沉思,諸葛亮連續呼喚了兩聲,他這才緩過神來。

“子奕可想到對策了?”

江寧嘆了一口氣,說道:“藉口倒也好說,但是...”

“寧卻覺得...眼下並非攻打益州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