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寧也愣了,他疑惑道:“時間上不對?”

馬謖掰著手指頭數著:“公子且聽謖言,我等剛入江東,興霸便已離去,是也不是?”

看見江寧點頭,馬謖繼續說道:“但是那個時候公子又怎知道他周公瑾會奇襲江夏呢?”

“難道公子有鬼神莫測之力,占卜未來之能?”

“而且,公子似乎是遊歷完江東,回到柴桑之後才對周瑜的意圖有所察覺,那時公子又如何通知到興霸呢?”

本來江寧還以為馬謖能說出什麼來,卻不曾想只是這個問題。

不過,仔細想想就知道為何馬謖會有這個疑問。

假如江寧一開始就猜到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一切,那根本不需要甘寧去通知關羽,在他們出發前就可以安排關羽了,沒必要想現在這樣多此一舉,還去派甘寧在通知一遍。

而若是在來到柴桑之後才對周瑜意圖有所猜測的話,那時候甘寧又已經不在身邊了,那又要怎麼通知到甘寧呢?

按照之前江寧的說法,他的的確確是派甘興霸去支援江夏城,那這也就在時間上對不上了。

所以馬謖此刻相當疑惑,只見江寧泯然一笑,指了指對面的蒲團,示意他坐下。

“在解答幼常這個問題之前,寧也有一問,還望幼常仔細思量!”

“公子請講!”

“幼常可以想一想...”

“何為兵?”

“何為將?”

“何為帥?”

馬謖眨了眨眼睛,對於這個問題,若是單純從官職來說,倒是很容易區分,兵、將、帥者,階級不同,自然能力和職責也不同。

但是馬謖知道江寧不可能問的是這個方面,所以他略猶豫了一下,仔細斟酌著措辭,同時也在思考著江寧的用意。

而江寧此時也沒有催促馬謖,這個問題若是想回答,倒是頗為簡單,但是真正想弄明白搞清楚,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等了許久,馬謖開口道“兵者,忠在前,勇在後。觀令而動,令行禁止,兼有悍勇之力,不懼生死,不畏強敵,此可為上等兵!”

“勇者,不懼也!”

“凡戰功數幾,兵亦可拔擢為將!良將者,需有知兵之能,過於人則能制人!”

看見江寧面無表情,馬謖也不知道自己所說究竟正確與否,但是沒辦法,他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

“兵法有云,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此乃為將之本!”

“而在謖看來,將亦可分三類。”

“以仁德教導軍隊,以禮法齊整軍隊,知曉士卒之飢寒,體察士卒之勞苦,此為仁將。”

“膽量過人、果斷勇猛,而勇於大戰強敵,是為猛將。”

“見識深遠、謀略出群、奇正變化鬼神莫測,能以弱勝強、轉敗為勝的是智將。”

“此三者,為將之道也!”

“至於帥者...”

馬謖說到這停頓了一下,思考良久才開口道:“小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上智者可謂帥也!而為帥之道分為五類:一是修身歷練之道;二是理性智謀之道;三為識人用人之道;四是剛柔並濟之道;五是進退全身之道。”

“如此...方為良帥!”

“至於三者區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