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出行篇、就業篇、制度篇、土地篇、製鹽篇、鍊鐵篇、商業篇、戰爭篇、兵器篇等等...

事無鉅細,總之,江寧能想到的,能夠現在情況下能做到的,都記錄在冊。

也難怪諸葛亮漏出震驚的表情。

雖然這裡面有些詞他聽都沒有聽過,但是結合整體,意思也能理解的差不多。

但是越是理解,他就越重視這本冊子,甚至最後激動的自語道:“好哇,簡直太好了!”

“子奕有此良策,為何不肯親自交於主公?”

“你可知,有了這‘曲轅犁’、有了這‘筒車’、有了這‘精耕細作’之法,我荊州百姓糧食會增長多少?”

“我有預感,五成!甚至不止!”

“為何子奕不肯早點拿出?”

“罷了罷了,此前拿出來也難以施為,現在拿出來,正當時!”

“正當時啊!”

“如此一來,必然能實現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畜積饒。”

“那麼...”

“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也不是沒有可能...”

...

“師兄?”

“師兄?”

江寧沒想到自己的這些方案能給師兄帶來這麼大震驚,甚至都有些失態了。

聽到江寧的呼喊,諸葛亮才回過神來。

一直以來,在江寧面前他都是十分穩重,但是這一次他卻激動的有些不能自已。

不為別的,有了江寧的這個冊子,他才有了主動征伐天下的可能性。

當初隆中對策時,也不過是“待天下有變...”

這個有變,要等到什麼時候?

諸葛亮不清楚,不過現在,江寧就是那個變數!

他給諸葛亮提供了爭霸的資本。

要知道,各朝代的統一戰爭,基本上都是從北往南打贏的。

當然朱元璋除外,他不算個人,開局一個碗,結果打趴了全世界,那已經不算人的範疇了。

他別說從南打到北,他從亞洲打到歐洲,江寧都不感到稀奇。

而事實上,受到人,馬,地形,氣候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冷兵器時代,兩隻軍隊的素質和將軍差別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北方軍隊會擁有絕對的優勢。

尤其是天氣轉寒的季節,北方軍隊的優勢會進一步擴大,要知道在寒風凜冽的清晨,一群凍的瑟瑟發抖的南方步兵,對上人高馬大,穿著毛皮的北方騎兵,哪個贏面大?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有了江寧的這個手冊,可以說極大的縮小了這些差距。

對於這時候的戰爭來說,有人、有糧,那基本上就不會輸!

所以諸葛亮對這個手冊的熱情甚至已經超過了長途跋涉的疲憊。

而這一夜,江寧終於知道了什麼叫抵足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