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承的動手,讓荀彧和郭嘉都震驚了,而這也是江寧的最後一擊。

江寧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本事去攛掇董承造反,人家也看不上江寧,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事實上,董承也算不上造反,他奉天子之命,清君側,斬奸臣。從這個角度來講,貌似他們才是正統?

不過大家心裡面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罷了。

其實江寧做的很簡單。

其一、在部署謠言的同時,就開始蠱惑王子服,此時是動手的最佳時機,曹操的文武大臣皆不在許都,而他自己也去征討劉備了,可以說這是上天賜給他們的良機。

若是此時不動手,等曹操打敗袁紹,實力更加深厚,就更沒機會了。更別提袁紹打敗曹操,人家本就是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再加上實力雄厚,怎麼看你們都鬥不過他。

其二、勸說王子服不是一蹴而就的,後續的動亂也只是加深了他們想動手的心。真正促使他們匆忙發動戰爭的原因,是江寧又放出了一則謠言:

許都有人要綁架天子!

看起來和董承毫無關係是嗎?

董承怎麼會和綁架天子扯上關係呢?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確實,董承作為皇親國戚,巴不得天子好好活著,只要天子在位一天,他們就能夠藉著天子的名頭多瀟灑一天。

但是這則流言狠就狠在,不管天子是不是要被綁架,但是禁不住有些人去查啊,而一旦開始調查,董承這些人的“衣帶詔”事件肯定要暴露,那麼這就不妙了啊!

於是董承聚集兵將,想要除掉曹操,把控天子。

這裡姑且不論董承究竟有幾分是真心想匡扶漢室,單單看看他做過的事,就知道此人的性格。

先看一下董承的身份,他的身份非常複雜,在漢靈帝時期是東漢外戚;董卓控制朝政時期是董卓部曲;在護送漢天子東歸後又成為權臣。

而最明顯表露他的野心的,就是在逃亡東歸的路上刺殺伏皇后的事情。

單看這個,就知道,董承其實對漢室的忠心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多。

事實上董承的想法很簡單,先控制好天子,而後曹操遠征劉備歸來,以天子名義去賞賜曹操,待到他孤身前來,一聲令下,便可刀斧加身。

屆時,自己順勢可以接管曹操的兵馬,忠心漢室的盡皆升官加爵;若是對曹操死心塌地者,殺!

想法真美好,現實很殘酷!

恰逢其會,曹操離開了許都,董承用他那幾千兵馬控制了這裡,坐等曹操東征歸來。

當荀彧和郭嘉聽到這訊息,雖然一開始很震驚,但是震驚之後卻是百思不得其解,這不應該啊!

不科學啊!

難道董承看不清楚局勢嘛?

他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姑且不論曹操的政治勢力,單看兵力對比。難道他們策劃制裁曹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到曹操的實力已經到了何等地步了嗎?他們那幾千兵馬無異於以卵擊石啊。

再者,他們難道看不清大勢嘛?

就算能把控天子又如何?曹操還活著啊,就像袁紹、孫策等人一樣,他們雄踞一地,有天子沒天子有何區別呢?只有你有實力,才能有話語權啊!不然佔個大義的名頭,空無實力,只不過是一個繡花枕頭罷了。

而若是想暗殺曹操,他身邊也一直有將領護衛,更況且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帶著武器接近曹操,根本不可能殺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