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風箏講究“扎、糊、繪、放”。

紮好骨架,便是為它蒙面。

江元找來宣紙,材質不怎麼富有彈性和韌性,但用來做風箏也算綽綽有餘。

一一貼到已經糊好麵糊的骨架上,多餘的紙邊裁掉,不牢的縫合處用繩拴住。

不稍片刻,一個風箏的雛形已經完成。

江元緩口氣,擦擦額頭的汗,看向丫頭,小姑娘還在自顧自地擺弄樹枝,勉強拼湊出一個骨架,但完全看不出是個什麼形狀。

似是察覺到江元的視線,丫頭微微抬頭,看了眼江元腳下的風箏,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風箏。

什麼也沒說,略微轉動身子,擋住江元的視線。

江元無聲笑笑

糊好面就輪到繪。

以天為紙,書畫琳琅於青箋。

將雲擬水,魚蟹遊行於碧波。

風箏的題材極為豐富。

要在特定的平面上形象的表現主題,既要透過骨架去構造,又要透過水墨和色彩的勾勒。

江元照著記憶中風箏模樣,一筆一筆描繪,落筆準確,層次清晰。

差不多畫出風箏的大致模樣後,全身貫注的江元微微抬頭。

發現一抹粉色身影蹲在不遠處。

丫頭也已經進行到繪畫的一步,她顯然不怎麼會畫。

水墨糊的手上到處都是,甚至鼻間也有一點色彩,可唯獨風箏上色彩寥寥。

她正握著幹筆盯著江元手中的風箏,一邊觀察,一邊低頭描繪。

於是江元放緩手中的動作,每落下一筆都慢慢等待片刻,直到丫頭把風箏畫完,他也剛好完工。

江元做的是個雄鷹風箏,不算多麼巧奪天工,但該有的樣子都有。

銳利的鷹眸,彎鉤的利爪,黑白分明的羽毛層層疊疊。

也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江元看向丫頭。

她做的是個……江元認真想了想,或許是個蝴蝶?

不是很確定,因為實在是太過抽象。

丫頭也在看他手中的風箏,表情依舊沒有變化,只是目光有些目不轉睛。

江元走過去,彎下膝蓋,遞出風箏,“送給你。”

丫頭抬頭,注視江元,沒接風箏,也沒說話。

久久的安靜。

江元被盯的有些尷尬。

打破沉默道,“不喜歡嗎?”

丫頭:(•ө•

“喜歡?”

丫頭:(•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