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四回 弓如霹靂張弛度,人至察兮水至清(第1/3頁)
章節報錯
書接上回,又說賈璉帶著薛寶琴來到了巡鹽衙門。在林如海心腹師爺的引領之下,直奔林如海下榻之處而去。
時間就是生命,此刻萬萬不能耽擱,一旦毒氣攻心,神仙難救。到時候,縱然華佗在世,扁鵲重生,也都是枉然了!
俗話說:“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這也是姑父林如海的造化,正巧他察覺中毒的時候,自己離得不遠,而且還用書信通知了他。
否則再晚來兩日,一代翰林探花,所謂的天子心腹,就要步了亡妻夭子的後塵,早早的在這揚州任上,捐館而去!
這樣的一個科舉場中殺出來的人中龍鳳,還未得實現心中的大抱負,就要身死小人之手。哪怕作為敵人,估計也會惜嘆一聲!更何況,還是自己的親人!
欲成非凡之事,就必須籠絡非凡之人,林如海拋開親情之說。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人才。
而且跟自己家族,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半條繩子上的螞蚱,少了哪一方,另外那方的,都避免不了受影響!
而且他為人方正,勉強也算半個君子,這樣的人,若要納為己用,說難也難,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林妹妹就是他最後的弱點,只要把握住了這個弱點,不愁這位現在的姑父,將來的岳父大人不上鉤。
到時候大勢所趨之下,只要不是傻子,絕對不會做出什麼所謂的以身殉道之說的!而且要說林如海對皇帝心中沒有一點怨恨的話,那簡直就是睜眼說瞎話!
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就因為自己在揚州兩淮鹽政任上,幫著皇帝從八王黨手裡摟銀子,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從而引發的悲劇。
一而再,再而三的引來了記得利益者們的報復,導致母子兩個,死的不明不白。
尤其當賈敏死的時候,他甚至都有了辭官歸隱的念頭。保護好女兒,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生得了,什麼雄心壯志,在妻子兒女眼睜睜的死在自己面前之後,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雖然說:以身許國,難再許卿。但是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連自己的妻女都守護不了,那無論他有多大的成就,終究都是自己內心的懦夫,心靈上的汙點。
可惜皇帝根本不許,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說愛卿的犧牲,朕也是理解和心痛的。只是如今,兩淮鹽政之上,舍卿其誰?
就這樣林如海被皇帝的溫情陷阱,死死的將軍在了這個地方,而且也沒給他加派人手新增助力。
好像就是要把林如海放出來,拼了命的,跟敵人廝殺,如果打贏了,那自然是皇帝慧眼識英雄,任選與人,英明神武。
如果幹輸了,那麼,為了緩和兩方關係,為了所謂的天下大局,還有地方穩定,當初被放出去衝鋒陷陣的林如海,自然就成為了重點攻擊的物件,轉嫁朝野矛盾的出氣筒。
如果平息下來,還能保得性命,如果局勢不利,那麼到時候他就是替罪羊!
也就是想明白這些事情之後,他才同意了林黛玉去往都中榮國府寄居避難的。
那時的林如海,心裡面一顆心只想著自己拼死一戰,熬過這一陣,趕緊脫離這個漩渦,護住獨女,以敘承天倫罷了!
這也是皇帝給自己的承諾,可沒想到賈璉短短一年之內,異軍突起,還在江南做下了好大的事,攪得整個兩江地界,風起雲湧!
連著不可一世的甄家,都被賈璉以強硬手段。一舉拔除,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他見識到了自己這個外侄的狠絕!
牽一髮而動全身,賈璉在江南的動作,也引起了南方鹽政的動盪。
整個揚州乃至江南地區,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衝擊,作為巡鹽御史的林如海,自然不能無所作為。
所以林如海趁勢而為,狠狠的打擊了揚州鹽商們的囂張氣焰,可是沒想到,就算他最後收尾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身中慢毒,甚至已經積重難返了。
把賈璉召喚來,也就是為了借他的手,除掉兩淮鹽政的地方保護傘,揚州知府任伯安!
林如海已經有些眉目,掌握了與任伯安為首的販運私鹽,交通倭寇,為整個八王黨牟取暴利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