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一起被叫了來,一園子的鶯鶯燕燕,一個都不差,一個都不少!

眾所周知,在這種高門大戶,其實大家閨秀的閨閣生活非常豐富多彩,文娛生活的豐富遠勝現代。

其特點是,豐富多彩,不染紅塵,雅緻非俗。多數人認為古代女子三從四德,生活既無樂趣,既不能讀書,也不能對自我提升,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實際上是不對的。

只要是人,總對生活樂趣有所追求,古代女子也不例外。她們也讀書識字,只不過很難以讀書為用。

古代男子讀書,主要走仕途,女子卻無這個權利,人們便以為古人也限制女子讀書。

實則古代大家閨秀的文娛生活中,讀書也是很重要的。否則,我們所熟知的女詩人,如李清照,從何而來呢?

《浮生六記》中,沈復的妻子芸娘,家境並不算好,但女工精巧,同時深通書文,她論文、論詩的見地,可以讓才子汗顏,李杜之詩,東坡之詞,格律旨意,她都很懂。

榮國府裡的姑娘們,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也常聯詩對詞,也無禁止。

只是,家中不讓女子讀《西廂記》之類的書。因為《西廂記》講私定終身的事情,這是古代整體社會教化比較忌諱的,所以不讓女子讀這類書。但並非不讓女子讀書!

不僅可以讀書,還有很多趣味生活,上一篇我們談過閨閣化妝的生活,但終不成成日化妝,古人時日較長,因為媒介不發達,只能在閨閣之內,設定娛樂,增添生活情趣。

想象日麗金閨,春明秀閣之時,花香似霧,禽語如歌,是多麼美好的光景?

大家閨秀也會觸景生情,情隨景發,精神上就需要派遣。譬如養只鸚鵡,調教說話,“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便是極美的寫照。

至於靜日之中,燃爐香,捧書卷,不但極美,而且有名士風流之姿。

偶爾彈琴高歌,女子也能有鬚眉男子的氣象。

所以認真起來的姑娘們的生活並不單調!有著獨屬於女兒家的樂趣!

只是老太太在的話,姑娘們自然是不看書的,否則終歸有些煞風景!

焚香靜心的樂趣焚香是古代女子閨閣生活的首要,因為香可以寧神靜心,對修養身性很有作用。

但焚香不是個簡單的事情,要識香,用香,佳人焚香,講究與氣質相結合,則閨房生活中,焚香的豐富和樂趣就很多了。

古代閨秀重色容,色容,要求活。佳人不飾脂粉,有天然俊美,那就是活色,也就是本質。香,也要求活。

凡是佳人,必懂此道。活香,即是香也有自身氣質,像是花枝,無論風和日麗還是狂風暴雨,都能自吐幽芳。

老太太對於這些女兒家的樂趣,自然也是十分精熟的。作為史侯家的大小姐,老太太出身名門,玩耍過的花樣,自然不是這些後輩可以比擬的!

今天也算是打起精神來,想要傳授她們這些小丫頭片子一點乾貨了!

香能如此,就叫活香。沉香、降真,雖然是古代名香,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比芝蘭自身的芬芳之氣美。

所以,閨閣裡焚香,必須要先懂香,能識得香,這是閨房焚香事中很重要的一部。

古代閨秀們的文娛生活,這一項很重要。另外除了識香之外,大多數時候還要學習焚香之道。

百花開放時,就不必焚香,因為煙火會掩蓋花的芳韻。就像天生麗質,就不需要裝飾打扮了。

不過今天反其道而行之,也是老太太另有深意的。

等到那百花摧敗之時,生活中少了花香,那麼,需要焚香,讓生活有煙火之氣,但是隻能少焚,不能燒柴禾似的不停地燒。

因為女子體本弱,弱不禁風如原本的林黛玉一樣的也是有的,而女子芳心嬌嫩,長時間煙熏火燎的,當然不行。

閨房焚香,一般講究淡雅。比如原著之中,第十九回,下半回是“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寫的就是林黛玉焚香。

寶玉到黛玉房中說話,聞到黛玉衣服有一股幽香,便問戴的是什麼香,黛玉說:可能是衣櫃香氣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