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回 歸來滿院修羅意,狡兔失窟無所容(第1/3頁)
章節報錯
書接上回道,賈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皇帝因為自己太過親近他的小棉襖。
居然想趕緊把賈璉打發了出去,讓他趕緊到九邊去,省得一天在這京城裡面覬覦皇家的小羊羔!
尤其是在親自御覽了賈璉寫成的體察報告。永隆皇帝的心就更亂了。這狗東西一張嘴,死的都能說成活的!
明明就是膽大包天的帶著公主去看花會,還美其名曰的說是體察民情,關心京城百姓的疾苦!
可是能夠進入到芙蓉園裡面的, 在那一日都是非富即貴的存在,哪怕是沒錢的,也都是些落地書生之類的。
哪裡會有真正窮苦的百姓到那裡去?如果有的話,也只有那些趁機藉著這個由頭做些小生意的小商販了!
不過賈璉寫給皇帝的,這一份報告,初讀這下感覺是忽悠人的,再仔細的品讀一下,字裡行間都反映出了京城的民風。的確又有那麼一點道理!
反正好的壞的都讓他賈某人圓了回來, 說如今,四海昇平,百姓可樂的是這傢伙,說居安思危,透過現象看本質,針砭時弊的也是他!
總的來說就是什麼也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言語柔滑的像條泥鰍,直教人還真不好抓他的痛腳!
畢竟我大周並非蠻夷入主,乃是漢家正統江山,沒有大興文字獄那一套!
也不會扣著一個字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緊接著就把人往死裡搞。
尤其如今大周可用之才,一個個的都在險要位置。可堪排程的並不多!
針對九邊重鎮的兩面開花包抄合圍戰略。這是早就秘密定下的戰略,輕易不會變動!
能否把羅剎鬼子的精銳騎兵團,埋骨在北海之地,就看這一次入夏之後的大決戰!
最近這幾日,每隔三五天便會有邊關急報而來。兩方相持,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正面衝突, 不過,小股部隊的摩擦,那是每天都在上演!
因為羅剎人比大周更消耗不起,他們遠離故土來到遠東,再加上天氣嚴寒惡劣,戰略補給,十分艱難!
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就必定會無奈撤退!可是沒想到的是上一次的戰爭失利,讓羅剎軍團獲得了固定的據點。
羅剎人因此,就地結城,早從去年開始,就不斷的囤積後備,為今年的大戰做準備了,再加上有西北那位好弟弟,時不時的給人家,輸送點軍械物資,做些胳膊肘往外拐的事兒!
所以才導致羅剎人在北海徹底站穩了腳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如此一來,大周朝反倒是陷入了有些被動的局面。如今朝局得到了穩定,九邊的元氣也得到了恢復。
不甘心千日防賊的, 永隆皇帝,絕對不允許臥榻之側有如此威脅虎視眈眈。
所以從年前祭天大典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想要徹底的發動總攻。
下定決心要把這群想要落地生根的羅剎鬼子,徹底趕出遠東北海之地!
可是各地的帶兵督撫,能夠為自己所用,又堪當大任的少之又少,就算有也都是在險要位置上,輕易動彈不得!
北邊的羅剎,西北的大小金川,蒙古殘餘,大將軍王。以及西南地區的諸夷,嶺南地區的甌越白蓮,看似天下太平,實則是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這也就是為什麼,永隆皇帝急於建功,並且不敢有一刻鬆懈的根本所在!
如今朝中局勢逐漸明朗,西北和西南不過是疥瘡之疾,唯有盤踞在北邊,想要時刻南下侵略大周,入寇中原的羅剎帝國,才是大周外部最大的威脅!
要知道,這將近二十萬人的遠東部隊。很大一部分,都是羅剎帝國那些犯了罪的,被流放到了這苦寒之地,用自己的生命為羅剎帝國開疆拓土的亡命之徒!
他們這些帶罪之人,想要獲得自己國家的重新認可,就只能憑藉軍功,洗脫自己身上的罪,獲得更高的地位!
否則西伯利亞那些挖土豆的農奴和老弱病殘。就是它們最後的歸宿!
也正是因為這個向死而生的氣勢,這群罪犯組成的遠東軍團,的確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大周邊境帶來不穩定素!
上一次有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帶兵北征,本來勝利在望,可沒想到,因為各種因素的拉扯,導致最後慘勝而歸,沒有徹底的扼殺掉這一股頑固的羅剎紅毛鬼!
沒幾年功夫,這群傢伙就又捲土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