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之上回說賈璉既已經明瞭那簾後之人的真實身份。此情此景饒是以他的膽大包天,也不由有些感覺到頭皮發麻,一股寒意直透尾椎骨,冷汗都快流出來了!

當下也只能,故作誠惶誠恐的姿態。希望能夠暫時穩住這位公主的嘴,而且還要發揮不要臉的精神,趕緊轉移掉話題!

不能給對方開口的機會,這就是後世之中,那些魚勒公司們常用的套路。

為了掩蓋一個旗下不良的劣瓜,那就先去製造另外一個大瓜,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哪怕是子虛烏有的,也能夠先把水給攪渾,然後自自然也就渾水摸魚,萬事大吉了!

現在賈璉,發揮不要臉的精神,學習的就是這種套路,想辦法轉移皇帝和王爺的注意力,然後對公主,示敵以弱,嚴防死守。

憑藉對方金枝玉葉的驕傲,只要自己顧左右而言他,然後表個,服軟的態度。

拿捏住這種十有八九死傲嬌的公主病性格。今天也就能夠矇混過去了!

況且只要今日一過,時過境遷,沒有當場拿下,當堂對質,自己賴都要給他賴掉!

所以現在讓皇帝認為自己是因為他的話而感到惶恐,這大過節的,他也不好過分為難自己!再加上不露端倪,公主也不可能自爆提及二人的私下小動作。

人家還是要臉的,遇上他這麼一個不要臉的,那就只能是啞巴吃黃連,先忍一波咯!

因為現在賈璉已經表現出了,誠惶誠恐的好怕怕態度,皇帝本來就先入為主的認為是自己嚇到了賈璉。

所以哪怕等下公主提到那麼一句,皇帝也不會聯想到那些事情上去,只會認為公主是看著賈璉唯唯諾諾,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所以才生氣刁難的!

而賈某人要的就是他這種誤會,只有他這麼一想,等一下,公主說的話,可信度就要打折扣了。

畢竟這位小公主刁蠻任性的名聲在外,也不排除就因為看到賈璉此刻,唯唯諾諾的樣子,自己心心念唸的偶像濾鏡破碎!

感覺百聞不如一見,所以才故作刁難的,畢竟這個瘋丫頭,從小到大,雖然皇帝對她極盡寵愛。

可是那古靈精怪的刁蠻性子,也是讓皇帝頭疼無比的,真真假假之下,公主這番話還有多少的可信度?

再加上賈某人不要臉的狡辯,這種事情說不清的,最多是賈璉初見公主,驚為天人,無意冒犯,一時多看了兩眼。

所謂不知者不怪,皇帝也是要講道理的!畢竟賈某人一進來,可沒誰向他表明,珠簾後面公主的身份!

所以一套流程下來,賈某人一套混水摸魚的套路,那簡直是信手拈來,就要成功!

尤其是在忠順王爺,笑罵著提點他之後,賈璉順著這個話茬,再借坡下驢,如此一來,這個誤會已經坐實。

皇帝和王爺只是會感覺賈璉,哪怕在外面膽大包天,但是在自己這個皇帝面前,依舊能夠恪守本心,謹小慎微。

說明賈璉這個人有敬畏之心,對於皇帝依舊能夠保持初心,恪守為臣之道!並不會因為得志就變得猖狂,甚至不把皇家放在眼裡!

外面是一頭嗜血的狼,鋒利的刀,為君王擇人而噬,披荊斬棘。

但是在面對給予自己一切的君王面前,依舊能夠保持敬畏,有所收斂。

這樣的大臣,哪個皇帝不喜歡?哪個會不認為他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哪怕也摻雜功利之心,皇帝也是喜聞樂見的!

因為賈某人這種行為,十有八九會給他一種錯覺。讓他認為,哪怕賈璉在外面表現的神乎其技,智勇無雙。可是在自己面前依舊能夠拿捏他!

賈璉之前鋒芒太露,所以皇帝在用它的時候也是對他幾次三番的試探,哪怕是這一次,行宮之行一個簡單的君臣日常對話,處理不好,都有可能為日後埋下禍患!

比如,上一輩子見諸於文字的清雍正大將軍年某人,本來應該,無論如何,都會有一條性命的。

只不過因為是皇帝賜宴的時候,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直接導致那條命都沒了!

還有就是因為摺子裡面用顛倒了一個成語,就被冠上了莫須有的,想要顛倒江山社稷的狼子野心!

這一位大周的永隆皇帝,對比於那位大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有個八九分相似的人物,自己可不能一不小心,步了那年某人的後塵!

所以哪怕每次心裡面都十分鄙夷皇帝的疑心病和小心眼子,不過表面上每次為應對這個傢伙的時候,賈璉從來沒有過一絲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