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回 時光歲月不饒人,見微知著杜豺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些好多都是大行太祖皇帝賜下的。後繼之君們,自然也不敢完全違背祖宗的許下的承諾!對著這些功勳後人,高舉屠刀,痛下殺手!
他們又不是如同朱元璋那樣的開國皇帝,擁有著一切大臣們倚仗的人或事物的最終解釋權!
換句話說,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這些東西,在當朝皇帝統治的時候,基本沒多大用,比如朱元璋,給這些東西新增一個補充條款,也就徹底成了廢物了!
這東西主要是對後世之君,擁有一個祖宗禮法的約束。而且是前輩,皇帝們定下的,他們作為後代子孫,只能依照當初前輩皇帝們許下的諾言條款,並不能自己新增或者刪除!
否則就是做出違背祖宗禮法的決定,那是要被文武百官所唾棄的!
當然,如果遇到了那種,奸臣當道,昏君在朝。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拿你腦袋的時候,這東西也就是一個廢鐵片。
比如水滸傳裡小旋風柴進,身懷丹書鐵券,還不是被一個高俅弄得差點死翹翹。
所以這東西,限制太多,而且還不容易得到,用的不好,甚至還會是催命符!
要遇到一個在乎名聲的,比較講道理的皇帝,那還有些作用,要是遇到一個不要臉的,那就是朕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請你去死吧!也就是這樣了!
比如甄家手裡面那塊,在當初自己抄家殺人的時候,那簡直就是視而不見,形同廢鐵!因為自己那時候只能不講道理,只求結果!
否則,完不成任務,最後,被皇帝違背祖宗決定幹掉的就是自己這個名義上的欽差大臣了!
不過好在如今的皇帝,雖然權謀冷斷,薄涼心性。但他還是要臉皮的,只要不徹底觸碰他的利益,撕破了彼此的臉皮。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做人留一線的!
按部就班的走完了流程,各家的男人們,都很有眼色的,走完了那個喜聞樂見的過程。
最後笑盈盈的目送著自己的家眷就這麼走進了宮門。直到神武門的大門關閉,各家的男人當家人們,才對著宮門一拜,上了車轎,調轉馬頭,向著不遠處的隆和行宮趕去!
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只要自己家的女眷,沒有在皇后面前做出失態之舉,或者是什麼不敬之處,被逮到了痛腳,其他的也就沒啥事了!
所以幾家歡喜幾家愁,一個個男人們面對忐忑的離開神武門後。
一群誥命夫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跟著太監宮女們入了皇宮。一進宮門,就有專門的人來接應!
年紀大的,腿腳不便的老人家們,自然是有皇家特許的步輦,抬著他們,直到坤寧宮的宮門之外的!
能夠享受這種待遇的,基本都是年過花甲的老封君老誥命,左右不過十幾個,至於其他年輕的,自然也都是步行!
谷簞要知道之所以選擇讓誥命夫人們從神武門入宮,就是因為從神武門到坤寧宮的距離是最近的,直線距離也不過兩百米不到,考慮到女人們,平日裡基本都不出門的,所以自然是選擇最近的一道宮門!
自己家老太太包括其他幾個老太太,年輕時候,早幾十年就走過這條路,不止一次了!
只是年輕的時候,她們還是走路來的,上面坐著的都是第一代開國王侯的母親或者夫人們。
比如三十年前,史老太君和現在各位坐於輦上的各家老太太一樣,當年都是地上走著的角色,而坐在他們現在這個位置上的,基本就是她們的婆婆,或者是婆婆的婆婆!
就像現在的王熙鳳邢夫人之於老太君一樣。那也是三代人一起見證的傳奇!
第一代榮國公和寧國公,爹媽都死的早,所以也就沒了婆婆的婆婆存在。等到他們榮耀顯貴之後,受封誥命的,就是他們的原配夫人,也就是第一代的寧國夫人,榮國夫人。
那時候自己和賈代化的婆娘,也就是自己的堂大嫂子,現在賈蓉的曾祖奶奶,就像如今的邢夫人和尤氏王熙鳳一樣,都是走在地上,跟隨在旁邊作為陪襯的角色!
四十年前,也是她們最後一次陪同第一代榮寧二夫人入宮,那時候的太上皇帝,不過剛剛即位沒幾年,連同現在的那位太后,也不過是個小丫頭片子!
如今歲月不饒人,那兩位老聖人,都已經年過花甲,躲在龍首宮,怡養天年了。
自己也是從青春年少的榮國府的兒媳婦,一路熬到了如今華髮盈生的賈家太夫人!
回首四十年春秋,自己親眼目睹著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包括那個和自己年歲差不多大的大嫂子,算起來,倒也是,將近死了二十餘年了,終歸福薄了些,知天命不到的年紀,就一病死了!
好像是因為長子賈敷早夭,傷心欲絕之下,才落下的病根!那時候的賈敬,好像也才五六歲的年紀!
就這麼纏綿病榻,又蹉跎了幾年歲月,終究無力迴天,病入膏肓而死!
和自己那個苦命的大兒媳,賈璉的生母,簡直是同樣的命數!
看著在自己身邊低頭走路,有些畏畏縮縮,忐忑緊張的邢夫人。
老太太心裡面對於自己那位知書達理,不幸早亡的元媳張氏,突然的有些懷念。
那種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出來的氣派,終究不是邢夫人這種小門小戶出生的可以比擬!
就是連旁邊的鳳哥兒,還有後面的尤氏,都顯得比她大氣了許多,尤其是王熙鳳此刻,簡直頗有自己當年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