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俗人有俗人的辦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上午7點出頭,李達康結束了今天的晨練之後,他向翟青琳告辭:
“翟老師,那咱們回頭聯絡。”
然後他就準備回去洗漱了。
嗯,在以往的時候,李達康一般不會鍛鍊這麼長時間,一般半個小時,撐死40分鐘,今天之所以多待了將近半個小時,當然主要是和翟青琳聊天,打探一下京城地儲中心的情況。
“…….嗯,這個翟老師,她的個人經歷還算是蠻勵志的嘛…….”
李達康一邊在洗漱的時候,一邊在心裡這樣想
翟青琳早就已經離開地儲中心,所以在剛才聊天的時候,李達康對這個衙門的情況沒打聽到多少,倒是對翟青琳個人的經歷,要比之前清楚了許多。
翟青琳比李達康大八歲,她是90年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工作單位,就是李達康現在唸唸叨的京城地儲中心。
提一句,這個單位是為當年的亞運會而成立,但卻並非那一年而組建,而是要早幾年,大概是在87年底到88年初組建。
並且在組建之初,這個單位的功能比較單一,甚至還有點臨時性質,主要是為當年亞運會的場館建設而服務
翟青琳進單位的時候,亞運會馬上就召開了,所以在當時,這個單位的人心浮動,擔心這個單位隨時會撤裁,或者合併到其他單位去。
翟青琳當年當然也是人心浮動,總覺得這個單位並非長久之計,因此從一開始,她就想要離開那個單位。
只不過在當年,翟青琳的學習成績一般,是從京城本地一所普通大學畢業,能進當時的地儲中心,這已經讓她家裡託了一點關係了,想要再換一個更好的單位,以她的家庭情況卻是實在無能為力。
怎麼辦?
翟青琳選擇了大多平民子弟的做法,那就是繼續讀書,希望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於是就這樣,翟青琳一邊在地儲中心上班,一邊準備考研,還不錯,經過兩年努力,她考上了人大的研究生,正好等她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國家行政學院組建,當時需要大量人手,於是她從人大畢業,就直接去了行政學院,直到這個學期,又從行政學院調到西山學校。
嗯,這本來算是一個比較勵志的故事,不過這麼多年下來,翟老師心裡卻有有另外一根刺了。
這根刺,就是她第一個工作單位地儲中心。
誰知道當初這樣一個清水衙門,以為會隨時撤掉的臨時機構,到現在不僅沒撤掉,反而權力越來越大,手握整個京城地區的土地審批大權
這在全國其他地方,這樣的權力正常是歸屬與土管局,唯獨在京城,因為地儲中心的存在,這個衙門掌握了審批土地一半以上的權力。
正應了那句話,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翟青琳要沒在地儲中心幹過也就算了,可那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一站,並且時間還不算長,到現在還不到十年時間,她還有不少老同事還留在原單位。
這樣和一些老同事一對比,尤其是和她同期進去的那幾個,翟青琳心裡就有點不舒服了。
她覺得自己吃了那麼多的苦,表面上還演繹了一個讓人羨慕的勵志故事,這怎麼到頭來,還比不上原先那幾個混日子的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