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偉大公司的標準(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就一兩天的事,就算黑水崖專案事情再多也耽擱不了什麼,因此麥亨利很愉快的答應下來,說只要確定具體簽約的日期,他到時一定會去金陵。
打完這兩個電話,李達康就開始思考考察那位東大“汪師兄”的事情。
其實到了現在,透過各種側面打聽,李達康已經對這位汪師兄的基本情況已經有所瞭解了。
從反饋到李達康這裡的情況來看,如果只看業務能力,這個人還是符合李達康的要求。
這個人是原金陵工學院85屆土木系學生,89年考上本校研究生,師從劉穎副院長,讀書時候主攻鋼結構。
只是由於那一年的事,導致他碩士畢業以後,被分配到蘇省的第四建築公司。
工作之後,這位汪師兄下過工地,住過工棚,甚至在參加工作的前兩個月,他還幹過體力工作,在工地上搬過磚,扛過鋼筋,打過混凝土。
完成了這些之後,他正式成為省四建最基層的一名技術員,不過畢竟是碩士生,因此他很快成為技術骨幹。
反饋到李達康這裡的資料顯示:不到兩年時間,這位汪師兄,就成為省四建當時最大在建專案的工程部部長,大概兩年半時間,被提拔為專案副總工程師。
並且李達康注意到一個有趣現象:當那位汪師兄擔任專案副總工的時候,那個專案的總工程師其實一直都是空缺的。
不僅如此,那位汪師兄還轉過很多崗,他不僅當過專案副總工,後來還擔任過專案生產副經理,常務副經理。
接著是省四建一個分公司的技術科副科長,分公司副總經濟師,最後到了總公司,擔任質量管理處副處長,目前主要負責省四建的ISO9000系列的貫標認證工作。
從這些資料顯示,這位汪師兄基本是一“副”到底,這明顯是受到當年事情的影響了。
但是在如今這年頭,ISO9000質量貫標認證,幾乎對所有施工企業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省四建能讓他來負責這項工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位汪師兄的業務能力還是受到單位的認可。
李達康腦海裡閃過這些自己掌握的資訊,這位汪師兄今年31歲,年富力強,工作經驗豐富,輪轉過多個崗位,並且還是劉副院的高徒,因此只評估他的業務能力,他當然是足夠擔任康如公司CEO的。
所以這次的考察,其實就是考察他這個“人”,考察他的人心,考察他的人品。
沒有辦法,他畢竟出過那檔子事,用後世常用的話來來說,他也是受過社會毒打的。
那麼經過那樣的毒打,他的心理會不會扭曲呢?會不會變得很陰暗呢?會不會因為那檔子事,從而仇視當今社會呢?
這就是李達康非要把謝流生請到京城來的原因。
還是那句話,人心最為難測,這世上最複雜的其實就是人心。
李達康雖然是穿越者,並且是兩世為人的中年大叔,但他從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把一個人看透。
2k
謝流生當然也不能。
但是在這一方面,李達康自認為自己比不上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舅舅。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謝流生和那個汪建輝都是“60後”,自己卻是“70後”,所謂代溝嘛,同齡人總是更瞭解同齡人的,所以就請謝流生幫著過來掌掌眼。
時間來到了下午,本來下午又有講座,李達康卻不準備去了,還是去和還沒走的老戴聊聊融資的事再說。
因為下午又是什麼經濟講座,並且還講什麼“現代企業制度以及企業文化建設”。
對於這樣的玩意,李達康當然完全無感。
因為他知道這個年代的特點,只要一講到什麼“現代企業制度”,那基本就是說股份制,好像只要一家企業上市,那就是牛逼了,那就是“現代”了。
而作為一名穿越者,李達康當然是看不上這些,他心中的企業標杆,那當然就是菊花大廠。
這也是他心目中,國內唯一堪稱“偉大”的公司。
“嗯,其實要做出一家偉大公司的標準倒是挺簡單,就是要被老美製裁和打壓,可惜在國內,這樣的公司還是太少了呀,現在既然穿越一次,那總得想辦法幫華為找個伴吧,只有也嚐嚐被老美製裁和打壓的滋味,那才算是不虛此行……”
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李達康再次前往天上人間,哦不,是去長城飯店找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