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俊彬一愣,然後露出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驚喜狀,接著也用英語回了一句:

“咦,李先生怎麼知道?”

李達康心說哥們可是語言天才,就你剛才那句塑膠國語,那都不像是在香江學的,明顯是在海外學的。

並且你是不是球迷我不知道,但就你那口利物浦口語,你總不好意思說你是曼聯球迷吧?要真敢這樣說,回英國你都可能會捱揍。

經過最初的客套寒暄,當李達康坐下來,他就開始在心中評估這次合作的可能性了。

很明顯,由於要克服老戴當過御貓的“不利因素”,這位渣打銀行的高管,應該就是他請的外援了。

從牌面上看,假如真能把渣打銀行拉進來一起合作,這個牌面當然是夠。

畢竟在香江,渣打也是香江銀行公會三家輪值主席銀行之一,並且和滙豐一樣,也是擁有港幣的發鈔權。

所以老戴如果能和渣打合作來和滙豐競爭,這個勝算還是很大。

既然這樣,那麼對於李達康來說,他現在最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就只有一個:

渣打銀行可不可靠?還有面前的這位香蕉人靠不靠譜?

簡單回顧一下這家銀行的發展歷史,尤其回想一下在前世的時候,香江迴歸以後這家銀行的一貫表現,李達康倒是覺得渣打銀行還算可靠。

至少要比滙豐可靠不少。

提到滙豐,這家全年營收80%都靠大中華地區的老牌英資銀行,卻在老美打壓華為時候充當幫兇。

不僅如此,其實大概從09年左右開始,整個滙豐就再也沒有華裔高管了。

連於俊彬這種證券部高階經理級別的高管都已經沒有,全部被滙豐換成英國人,並且還都是在英國總部遙控指揮。

其他不用多說了,就衝這兩條,李達康也是要想辦法和滙豐作作對的,就算以李達康的實力沒辦法把他挑下馬,但找找他的麻煩也是好的。

至於渣打,李達康剛才在授索的時候,倒是沒回憶起這家同為老牌英資銀行有沒有黑歷史。

嗯,李達康倒是想起很多年前,不,如果從現在98年算起的話,那應該是很多年後的兩則“舊聞”:

第一,2002年,渣打銀行在香江聯交所雙重上市,當年 7月,由於那時候歐元已經問世,當時的香江金管局宣佈,將在2003年第二季度推出歐元結算系統,並委任渣打銀行為歐元結算系統的結算機構。

第二,大概在2007年左右,渣打銀行的(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批外資“本地法人”銀行之一。

李達康前世沒有從事過金融行業,對這個行業的內幕瞭解得也不多,僅僅比普通小白強那麼一點點而已。

因此對於他來說,如果非要在滙豐和渣打挑一家的話,那他就只能用以上這樣的評判標準,他當然是會選擇和渣打合作去和滙豐作對。

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面前的這位於俊彬能不能行?他靠不靠譜?能不能做得了香江渣打銀行的主?

說句實話,其實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李達康是找不到答案的。

起碼是短時間內找不到答案。

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人,而人心最為難測,李達康又沒學過什麼“讀心術”,所以即便他是兩世為人,也自認為沒本事能在一兩天之內,就完全瞭解一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