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在文華酒店的商務套間,李達康正在瀏覽老戴傳過來的兩張紙。

他看了一會後,曾老師走過來道:

“達康,吃飯了,我剛到廚房跟你熬了湯……咦你在看啥?”

李達康把兩張紙揚了揚:

“簡易報表匯總,老戴剛讓他手下傳過來的,這是我們這個月的收益。”

曾茹湊過來一看,饒是她已經有了一定準備,還是稍微下了一跳:

“兩……兩億兩千多萬?這不到一個月時間……怎麼會有這麼多?”

李達康點點頭道:“也比我預想的要稍微多點,我剛看了,老戴又給了一點優惠,佣金和槓桿利息都已經是最低,這才超過了兩億。”

“那……那……”

李達康看她一眼笑道:“別那了,先去吃飯,你不熬了湯嗎,今天看看你的手藝,吃飯的時候我有事情跟你說。”

上了飯桌以後,李達康先說下午的安排,他上下打量一下曾茹,然後笑笑:

“曾老師,你下午去逛個街吧,買幾身衣服什麼的,對了,有空再去做個頭發,把自己打扮一下。”

“啊?”

李達康道:“我昨天不是說了嗎,老戴晚上要請客,並且除了他,應該還會有幾個人。”

“什麼人?”

“怡和的人呀,你應該知道,像怡和太古這些老牌英資洋行,他們內部的組織結構其實都差不多,旗下子公司眾多,我在申城看中的那塊地,這次是準備和怡和旗下的置地地產合作,不過一切都還沒準,老戴已經約好置地的人,今晚就準備先談談,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曾茹道:“都說做熟不做生,你不是跟太古最熟嗎,這次又是房地產,幹嘛要去找怡和合作呀。”

見曾老師又是這個問題,李達康笑笑,卻沒有正面回答。

因為他沒辦法回答曾茹,在真實歷史中,申城徐家彙的那塊地,最後是被一個祖籍汕潮的蔡姓商人拿走。

那個人其實沒什麼實力,在現在98,99年這個階段,那個人全部身家加起來,也就勉強剛夠拿下那塊地而已,只是因為他是李黃瓜的老鄉,是在李黃瓜的提攜和引薦之下,這才冒充“知名港商”,在申城拿下了那塊地。

然後在拿下那塊地之後,不說後面他擱置了20多年,其實從他前期開發一期工程開始,那個蔡姓商人就一直在空手套白狼,他就用那塊地做抵押,然後不斷從內地銀行貸款,如此反覆迴圈,最後吹成一個市值400多億的泡沫。

嗯,在真實歷史中,李達康曾經看過一份統計,說2000年到2010年間,大陸內地總共活躍著大概90萬左右的“港商”。

在這90萬所謂的“港商”當中,有兩個數字觸目驚心,一個就是所謂的“假港商”真實身份其實是內地人,然後冒充香江人在內地招搖撞騙,

。這種假港商的比例,有資料顯示是接近三分之一。

而在剩下三分之二所謂“真港商”中,又有接近一半左右是那個蔡姓商人那樣的,幾乎對大陸經濟沒有任何貢獻,純粹就是依靠自己香江人的身份,然後在大陸空手套白狼,嗯,大多數人還混得相當不錯,幾乎個個都風生水起。

前世的李達康就很看不慣這種人,前世那是沒有辦法,但現在穿越了,並且也有一定實力了,所以沒讓他遇到也就算了。

但現在既然遇到一個,並且還是如此有名如此典型的一個,那就算是李黃瓜引薦的又如何?李達康照樣想給他添點堵。

而這個,其實也是李達康想找“置地”合作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怡和旗下的置地地產,可是和李黃瓜有仇的,早些年間,李黃瓜為了想真正坐穩香江華商一哥的位置,糾結一幫人對置地下手,想要強行收購這家擁有中環接近三分之一土地的老牌英資。

最後鬥了個兩敗俱傷,李黃瓜最終沒能得手,置地也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才最終保住了對這家公司的控制權。

兩家的樑子就此結下。

嗯,雖然在這個時候,說什麼“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朋友”這種話好像不太合適,但李達康覺得,如果自己把申城那塊地的資訊透露給怡和置地,那置地的人應該會比較感興趣。

在這個地方,李達康還是要給自己洗一下地,他之所以老找這些老牌英資合作,這真不是他不愛國,更不是他的立場有問題。

還是之前那句話,這些老牌英資在香江紮根上百年,他們內部其實早就已經分化,因此與其強調它們是英資,其實到了現在,把他們看成香江本土公司更合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