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山形水勢成風水(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學到一個超級冷僻的冷知識之後,這倒是讓李達康愈發對解東陽刮目相看了
他的說法肯定不是主流,並且也未必準確。
但是對於這一類的問題,李達康個人認為:其實對或不對準確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是能夠自圓其說
一如解東陽從事的行業,能否“自圓其說”其實尤為重要,這甚至是他們這個行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和這個人交流到現在這個時候,李達康認為其他不提,僅從“業務能力”的角度,解東陽應該能夠勝任這個“香江風水界的抗把子”。
當然考察還在繼續。
再接下來,就是解東陽主動向大家介紹他的一些基本情況了。
他這個風水先生其實並不算是“家學淵源”,他的祖上是軍戶或者農民,他爺爺之前的先人也從來沒人當過風水先生,主要還是他的部分族人遷到贛源以後。
解東陽告訴大家,他的先祖遷到李渡村以後,最開始的生活還是比較艱難
雖然贛源的民風還算是比較淳樸,鄉里鄉親也沒有太過為難他們,但他們都是北方農民,北方農民種麥子小米,南方農民種水稻為主,所以僅這一點差異,就讓他們起初會非常不習慣,也會造成一定的生活艱辛。
解東陽還告訴大家,他的族人就已經比較艱苦了,如果具體到他們家,那就是更加艱辛,比其他族人還要更窮。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他的父親從小身體不好,下地幹不了重活,就算他父親拼盡全力,別人輕鬆幹十分的活,他父親最多也只能完成三到四成。
“所幸的是,在我父親18歲的時候,一位風水先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解東陽的聲音如夢如幻,他細細講述他成為風水先生的來由:
“那位風水先生姓曾,他在當時整個贛源都非常有名,因為他是正宗三僚村的傳人……”
聽到這裡的時候,李達康微微有點詫異,他把詢問的目光投向鄒阿銓。
鄒阿銓向他擺擺手,然後對李達康做個口型:我從來沒跟他講過三僚村,這個應該是真的。
並且就算他是現編,他起碼也是真正知道三僚村這個地方。
解東陽繼續說道:“曾先生當時是剛到省城,他給一個達官顯貴看過風水,然後他返回三僚村的時候,正好路過撫河李渡,不幸的是曾先生好像遇到了什麼變故,聽我父親說,曾先生好像是遇到土匪劫道,雖然因為他的風水先生身份,土匪倒也沒有太過為難他,拿走他的錢財之後,倒也沒有要他性命,可是曾先生在離開土匪窩的時候,卻在匆匆忙忙中摔斷了腿,當時我爺正好去山上採藥…..”
“…….本來那座山上盤踞土匪,一般人是不敢去的,但是沒有辦法,由於我家實在太窮,所以為了維持生計,我爺明知有土匪那也只能去……”
接下來的故事就很簡單了,解東陽的爺爺遇到摔斷腿的風水名師三僚曾先生,然後把曾先生接到家來養傷,曾先生傷好之後,可能是為了報恩,也可能是解東陽的父親真的入了他的眼緣,於是就收他為徒,這樣解東陽的父親也成為一名正式的風水先生,並且還真的算是三僚村的正宗傳人。
至於解東陽本人,他說他看風水的本事算家傳,是他父親教給他的,他本人並沒有去過三僚村,所以他最後還謙虛,說既然還沒有去過三僚村拜過風水界的“三先祖”,他就只能算是“記門弟子”,還不能算是真正登堂入室。
李達康在旁邊靜靜聽著。
儘管解東陽講的故事看似傳奇,李達康卻已經相信這應該是真的。
不為別的,因為解東陽講的一些基本細節,基本符合贛源省的歷史事實。
比如他說曾先生當年遇到土匪,這當然很有可能,因為贛源山多,除了鄱陽湖平原那一小塊,其他都是以丘陵為主,在舊社會,基本每個山頭都藏有一定數量土匪,這是歷史上的基本事實。
另外還有,他說他爺爺是採藥時候遇到三僚曾先生的,這也很有可能,因為贛源省有一個ZS市,在中藥界,這個樟樹可是大名鼎鼎,號稱“藥不到樟樹不齊”,李渡距離樟樹雖然不近卻也不遠,在歷史上,贛源確實有很多農民是以採藥為生。
當然嘍,這些細節其實都不是重點,正如李達康之前說的,重要的是能夠“自圓其說”,而解東陽剛才的說法,應該算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就算他真是現編,李達康也會選擇相信。
李達康真正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那位三僚曾先生,於是在解東陽說完之後,他插了一句話:
“三僚曾先生?看山形的曾先生?”
“啊!”
李達康的這句話貌似還是有點效果,因為他這話一出,解東陽露出很意外的表情:“沒想李先生年紀輕輕,竟然也是懂風水的呀,我那個從沒見過面的師祖,他正是專看山形一派的…….”
李達康微微一笑:“山形曾先生,水勢廖先生,龍虎交匯楊先生,呵呵解先生啊,我雖然不懂風水,可我就是贛源虔城人,三僚村就在我老家附近不遠,所以對於這風水三始祖的說法,我還是知道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