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章:又見麗姬(第2/3頁)
章節報錯
“顧豐,呵呵,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嫪毐默默地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趙國第一高手喻佐是你什麼人?”
顧豐聞言,眼中寒光頓起,冷聲道:“他是我師兄。”
嫪毐微微頷首,淡淡道:“原來是尋仇的。”
隨後沉聲道:“閣下若要賜教,在下一劍在手,是決鬥還是你們叫上墨農兩家一起來,我嫪毐隨時隨地,奉陪到底!”
睥睨群雄的話語說完之後,嫪毐便不再多言,笑看了一眼旁邊的荊軻,把玩著手中的酒杯淡笑道:
“人生路漫漫,相逢即是緣,你荊軻行俠仗義,豪爽不羈,看著倒還順眼些,現在不動手的話,可要坐下來喝一杯?”
荊軻聞言,眼中一陣陰晴不定,面色變幻片刻,方才輕笑一聲,豪氣道:“好一個相逢即是緣!可惜!”
“可惜什麼?”
荊軻道:“可惜閣下言語不俗,看來亦是胸襟灑脫的性情中人,卻助紂為虐,今日荊軻就陪你共飲一場,待出了這城,動起手來,也休怪我劍下無情。”
“少年意氣,但也該有自知之明。”
嫪毐唇角揚起一抹好看的弧度,執起酒杯,淡淡道:“隨時恭候。”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刺秦王,名揚古今,受人稱頌,也算千古名人了。
儘管如今的荊軻才露鋒芒,還很弱小,但言行舉止,已有豪俠氣概,嫪毐自然願意和這樣的人多喝幾杯。
荊軻深深地看了嫪毐一眼,隨後抓起酒樽一飲而盡。
秦國商鞅變法之後,迅速崛起,開始了四處攻伐征戰,令列國苦不堪言,尤其是小小的衛國,更是在虎狼環伺下艱苦求存。
別說衛國人,其餘韓、趙、燕、楚、魏、齊諸國,哪個不對秦國又懼又恨?
荊軻自幼耳濡目染,對於秦人自然沒有什麼好感,甚至本能的會有些厭惡。
天下人都覺得,天下大亂,戰火不斷,百姓民不聊生,六國更是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秦國儼然便是首惡之源。
荊軻看著嫪毐,道:“秦王視信陵君為眼中釘,如今害死了他,不僅你立了大功,想來秦人攻伐魏國之野心,更甚往昔了吧。”“野心嗎?或許也的確是野心,但對天下百姓來說,也並非壞事。”
嫪毐儘管並不關心列國征伐之事,但考慮到自己接下來的計劃,為了旁邊這位天下第一美人,還是開口道:“自周分封諸侯以來,春秋爭霸,戰國亂起。”
“諸侯紛爭,導致無數華夏子孫陷入內亂之中,自相殘殺,自此民不聊生,王侯公卿都在爭奪天下至尊之位,苦的卻是平民百姓,華夏族人。”
“只有天下一統,諸國歸一,才能結束戰亂,百姓才能免於這數百年的戰亂之苦。”
“所以在我看來,秦國四處征伐,固然是鬧得戰火紛擾,民不聊生。但從長遠看,對七國百姓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數百年諸侯征戰,已成華夏民族之痼疾,天下萬民之癤癬,若不除之,豈有自愈之理?”
“若要除之,則必有前痛,有前痛才能祛除痼疾癤癬,斷絕禍根。”
公孫麗姬自幼跟隨其外公,見慣了諸侯征伐,戰陣廝殺,兵卒染血。
也見多了百姓困苦,她是個俠女,亦有濃濃家國情懷。
與其外祖父一樣,將護衛家國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
此刻聽到嫪毐這般超脫家國、立足華夏、悲憫天下的感慨,一時竟震撼莫名,既覺強詞奪理,又覺發人深省,內心都彷彿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看著嫪毐的眼神,也不再單是江湖上只知恩怨情仇的絕世劍客,愈覺嫪毐見識非凡,深不可測,神秘無比,更生好奇之心。
一旁的荊軻亦有訝異的看著他。
公孫麗姬猶豫片刻,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既然天下列國,皆為華夏族人,炎黃子孫,那為何秦人又四起戰火,到處征伐侵擾?大家相安無事,互不侵擾,豈不更好?”
嫪毐回頭,有些訝異的看著眼前的絕美少女,沒想到她會主動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