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章:果然壞死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嫪毐不置可否的輕笑一聲,心裡捕捉到了關鍵資訊。
“相邦那日說的不錯”這句話,充分證明了他之前的推論,呂不韋恐覺禍及己,早就與她介紹了自己。
看來他所料不差,那夜呂不韋的確是早有預謀,至於究竟是借勢而為,還是自導自演,則要看接下來事態的發展了。
大秦太后遇刺,事情絕不會就這麼輕易的壓過去。
所謂的借勢而為,乃是借刺客之勢,以達自己的目的,羅網事先知道了刺客的行動,所以呂不韋借勢把自己推到了趙姬面前。
而所謂的自導自演,則是整個行動都是呂不韋自導自演的一場戲,包括那些刺客,都是呂不韋暗地裡的手段。
不論哪種猜測,總之,呂不韋的確是把自己當了替罪羊。
就好像那故事裡溺水而亡的死鬼,因為需要找一個替死鬼才能投胎,就需要拉一個替死鬼。
不過,想到這裡,嫪毐暗暗打起,心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究竟是福是禍,還不一定呢。
目前來看,他也算是對趙姬有些改觀,原本潛意識裡,就以為趙姬是個生性放蕩的女人,對於自己,也不過是為了滿足yu望罷了。
卻沒想到,目前看來,這女人表現的還不錯,幾乎沒什麼缺點,既絕美傾城,又婀娜妖嬈,有權有勢,還頗為善解人意。
對待自己也頗為溫柔,沒有給人那種頤指氣使、盛氣凌人的感覺,這讓他多少心裡有些訝異。
仔細想來,她也不過是深閨寂寞,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罷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受到程朱理學的荼毒,儒家那套還遠沒有達到影響天下的地步。
對女子也沒那麼多約束,女子地位也沒那麼低下,普通女子是可以改嫁的,也可以大膽追愛。
甚至因為常年戰爭,男子死傷無數的關係,上層權貴還鼓勵你改嫁生子。
只不過趙姬因為大秦太后的身份,無形中給她套上了枷鎖桎梏,扼殺了她如尋常小女人般追求幸福的權利罷了。
後世對於她的評價,他嫪毐自然沒資格說什麼。
他只知道,目前看來,她對自己不錯,就夠了。
他就是這麼一個恩怨分明的人。
有恩必還,有仇必報。
至於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什麼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故事,對他來說,不過是個道德綁架的笑話罷了。
生而為人,自當快意恩仇,若非與呂不韋的勢力相差太遠,他早就宰了那老小子了。
他不是魯莽找死之輩,知道敵強我弱、暫避鋒芒、暗中積蓄、借勢而發的道理。
現在的退讓,是為了以後的雷霆一擊。
而他對趙姬這蜜桃少婦心生好感。
更多的,是因為她不僅美貌動人,還能幫助自己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根基,讓自己少奮鬥很多年。
這樣絕美的富婆,試問哪裡去找?
若是曹賊們遇到了,只怕做夢都要笑醒。
只不過,他這人天生便不是負心薄情的人罷了。
如果說對自己評價,嫪毐更願意用多情和重情這兩個詞語。
反正,前塵往事都已過去,過去的事,他也不會糾結,只要跟了自己後,她不再背叛自己,只要守身如玉,自己就絕對會好好待她。
這叫有情有義。
身為現代人,受過高等教育,他倒不會狹隘的有那種情結。
至於什麼千古yin後,呵呵,千古事,自有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