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小接下來的日子,幾乎是過的兵荒馬亂。

連進空間的時間都沒有。

生產隊為了蓋大棚,組織了知青和隊裡的壯勞力。

大棚就在建在了知青點兒旁邊,又開出了新的窯洞。

光是為了見這幾個窯洞,就花費了不少的力氣。

他們生產隊那是財大氣粗,畢竟這一次修水庫,生產隊出了大力。

縣裡的聽說他們要要搞圓蘑菇種殖,於是撥了專項專款。

對於13生產隊來說,那是特別照顧。

他們這邊兒的大棚建設的如火如荼,花了十來天的功夫。

建成了13生產隊最大的種植園蘑菇基地。

這裡足足挖了十孔窯洞,按照江小小的要求建設的非常完善。

更重要的是村兒裡找了兩塊空房子育種房,也已經初見規模。

顧傑給他們介紹的關係,他們得到了需要的優良菌種。

江小小手把手的帶人,生產隊專門挑出20個年輕人跟著江小小學習,可是顯然這些人裡學習最成功的,反而是知青點兒的知青。

因為村裡的年輕人還是文化知識太弱。

文化不懂,自然沒辦法,做到舉一反三,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理解。

倒是跟在江小小身後的知青點兒的三個男知青,學的有模有樣。

別說江小小故意的,她挑的人全都是他們那十幾個人裡的男知青。

人當然是要分親疏遠近,就算她這麼做了,別人也挑不出道理來。

認真的說,跟著江小小學習的技術人員還真的是兢兢業業,廢寢忘食。

在所有人的期盼當中,今年的過年反而沒有往年的熱鬧。

顧傑在機械廠,聽說正在忙新的機械裝置,省裡的領導來視察,他根本沒有時間回來。

而江小小這裡也在忙著蘑菇棚裡的事情,就連年夜飯,也是張秀梅帶著男知青一起做的。

江小小到了晚上9點多回來才湊合著吃了一大碗餃子。

正月十五按照村裡的規矩,本來是應該鬧花東,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按照村裡的習俗是應該有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等傳統的娛樂專案,熱鬧一下的。

可是今年13生產大隊也熱火朝天,不過沒人顧得上那些扭秧歌,踩高蹺,全部的村民都跟著進蘑菇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