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再苦,莫尋短見,不然痛苦不止‘他’自己。

“先生,我的一位摯友,因為生活瑣事,選擇了結束自己生命,聽說這樣離開的人,‘靈魂’都不能安寧,我該怎麼幫幫他呢?”那人透過文字問我。

“我不知道怎麼回覆你,但是這真是一個悲劇,對於他父母來說,對於真正關心他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悲傷的事情,如果他‘靈魂’猶在,應該也覺得欣慰了,至少還有你,因他離開覺得傷心。”我回道。

等了幾分鐘,那頭一直在打字,然後我感覺又在刪除,似乎他想說什麼,又難以啟齒,最後只是回覆了一個“嗯”。

我這人,是個內心極其敏銳的人,就問他,“怎麼,你喜歡他?”

那邊這次回覆極快,“您怎麼知道?”文字中的“您”,似乎寫出了些對我的尊重。

我苦笑回,“我猜的,如果不是情愛之感,也不會如此惦念一個人了,他知道你喜歡他嗎?”

那頭又是在重複輸入中,然後憋出了一些字說,“您說的對,可能他離開也是因為這個事,您是明白人,同性的愛戀,在咱們國家,還是一個比較隱晦且有壓力的事,畢竟周遭的人都是非常傳統的,而且,一般比較女孩兒化的男孩,內心都是比較細膩的,一旦有些內心波動或刺激,他們都是難以承受的。”

我一看,這人居然瞭解心理學這方面知識,就說道,“你說的很對,現在你還是個學生吧?”

那邊答,“是的,我是學心理學的研究生,二十四歲。”

我心說,果然如此,就接著回覆,“如果你是學習這方面知識的,又對社會心理學也瞭解,我相信不必用我多解釋,他走這條路,你自己也能想明白。”

他答,“我懂,其實我最想知道的,還是開始的問題,我看佛經,這樣去的人,‘靈魂’得下地獄,要經歷好多無量劫,才能出來地獄,然後當‘餓鬼’,再然後畜生,最後有機緣才能當人,太艱辛了,能不能給我指條路,謝謝您!”

我看完後,沉思的一下,繼續回道,“第一,我不是佛教徒,並沒有真正的去領悟過此類含義。第二,我自認為放棄生命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正如你所描述,生命其貴,萬事莫大於此焉,所以自己的生命應該珍之惜之。第三,我認為一個人選擇了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一直到閉上眼睛時,應是後悔的,但那時恐已晚了,走到最深暗處,早無迴轉之餘地了,這時就出現了我常言說的對生的執念了,其實要說真正的苦,應該是在此吧!再說的直白些,失去了的東西,我們常常惋惜,而又不知珍惜現在有的,對於人來說,這是通病,我這樣說可以理解嗎?”

待了幾分鐘,那邊回覆一個笑臉,又說,“明白了,那我現在該怎麼做?”

我想了想,告訴他,“你可以晚上沐浴清心,然後對著他埋葬的方向,在內心裡真心祈禱,讓他放下執念,然後如能悟開,自然也就不存在你說的情況了,如果不成,再來問我。”

那頭答了句謝謝,然後給了我一些錢,我也沒再多想,就把此事淡忘了。

自那半個月後,那人又聯絡我說,他朋友給他託夢了,說要去遙遠的地方了,與他作了告別,他前一晚是在夢中哭醒的。

我回他說,“這不挺好嗎?你也放下吧,好好的生活和學習,用你的知識,在未來開解更多的像他一樣的‘迷路’的人們,那真是有功德的事!”

他一直回答謝謝,沒有再多說什麼。

後來,偶然有次酒醉,我夢中出現了一位白衣男生,生的瀟灑飄逸,甚是好看,後來早晨我醒來時,手掌裡汗津津的,或那男孩,應該就是那個他的“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