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酒之後,陳亞之將飯店的地址發給了陳亞宏。因為不大清楚飯店的位置,陳亞之也只能說了一個大致的地方。想著,屆時自己去接一下就是。

陳亞宏回了個訊息:收到。

陳亞之又問:陳總,那天我派車去接您。

陳亞宏回:不用,我自己可以過來。

陳亞之回:好。

心裡卻在奇怪,他怎麼似乎對那裡十分熟悉。

...

到了宴請的那一天,陳亞之早早到了飯點所在的位置。他的提前過來踩下點,免得待會找不到,貽笑大方。

可偏偏怕什麼來什麼。他根據江一航的位置,轉了好幾圈,也沒找到一個像是飯館的地方。

陳亞之沒有辦法,只能給江一航打電話。

江一航聽說後,道:“你在那邊的阿南鞋匠鋪等著,我讓他們過來接你。”

陳亞之道了謝,隨後掛了電話。

阿南鞋匠的地方很容易就找到了。

那是一家存在了足有上百年曆史的老鞋店,旁邊的牌子上就是這麼寫著的。

店主是一個約莫六十歲的老頭子,頭髮花白,正帶著老花眼鏡,給一箇中年婦女修皮鞋後跟。

陳亞之在鞋店門口站住時,老頭子抬頭看了一眼,見到不是客戶,也就沒有說話,繼續修理鞋後跟。

等了約莫五分鐘,一個三十來歲的婦女走了過來,身上束著圍裙,頭上帶著一塊粉色的頭巾。

婦女跟鞋匠打招呼,鞋匠也很熱情地回應,看得出來,二者是比較熟悉的老街坊。

婦女看了一眼陳亞之,試探著道:“江總的朋友?”

陳亞之連忙點了點頭,有種終於對上暗號的喜悅。

婦女領著陳亞之在前面走,走了約莫五十米,停在一塊兩米高的鐵門前。

那鐵門掩映在一片綠色植物裡,上面鏽跡斑斑。別說這是飯店的大門,就是尋常人家的大門也會比這個嶄新的多。因而,若是不仔細看,很容易就被忽略過去。

婦女開啟鐵門,笑著招呼陳亞之進去。進去後裡面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子。

院子裡種著些綠植和花卉,看得出來是經過靜心修剪打理過的,鬱鬱蔥蔥的,極是惹人喜愛。

靠牆的地方種植的是一些小蔥和辣椒,牆上則搭著一個絲瓜架子,上面掛滿了絲瓜。

婦女帶著陳亞之穿過一個客廳。客廳正中是一個兩米左右的香案,上面供奉著姜太公。

穿過客廳,進入一條走廊,走廊兩側是四個包間門。包間門上並沒有名字,聽不出裡面有什麼聲音。

婦女帶著陳亞之走進走廊盡頭的一個包間,道:“你先進去坐著,客人來了,告訴我,我自然會去接。你要喝什麼茶,儘管說就是,沒什麼事兒,儘量不要出來。有要求,那裡有服務鈴,按一下就會有人過來的。”

陳亞之答應著點了點頭。

走了進去,婦女將包間門關上。彷彿瞬間與外界隔絕,包間內安靜得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但是並沒有感到憋悶,溫度和溼度反而讓人很舒適。

陳亞之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環境,都是普通的裝修,沒有什麼豪奢的意思。不過,卻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好似坐在自己家裡一樣。

陳亞之想起前世看的一部電視劇《蝸居》。那裡面宋思明請海藻吃飯的地兒,也是類似於這樣的一個地方。

沒想到,現實中居然真的有。

陳亞之給陳亞宏打了個電話。陳亞宏告知,會準時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