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皇上給臣半月時間。屆時,臣必給皇上一個交代!否則,臣自當以死明志。”

“半月時間,說得倒是輕鬆。給你半月,大辭的軍政大事,都被你送去了西陶。”

陶融平靜地望向蘭溫,微微冷笑,“蘭大人所言,實在令人啼笑皆非。陶某不過區區六品文官,朝中軍政要務,一概不知。至於邊疆佈防圖,更是鞭長莫及。”

“若陶某當真如此手眼通天,蘭大人如此得罪陶某,當真不怕陶某做點什麼?”

陶融這番話,徹底堵住了蘭溫的嘴。

此時,一直隔岸觀火的萬太傅,眯著眼睛說道:“皇上,不如依陶大人所言,給他機會自證清白。七日之期,想來足夠了。”

蘭溫:七日之期,都到不了邊疆,能查出什麼東西。

雲時和:七日之期,好歹還要轉圜的餘地,也足夠了。

於是乎,各方陣營,對此提議,都欣然接受。

紀辭焦灼地在外徘徊等待,見到大臣們三三兩兩出來,伸長了脖子觀望。

終於,在人潮之中,一眼便找到了陶融。

太好了,陶融沒出事。

紀辭還沒來得及對陶融招手,便被喜公公叫住,“公主,皇上請您去一趟平章殿。”

紀辭遠遠的瞧見,陶融對她含笑點頭,這才心下稍安,“好。”

一進入平章殿,辭帝便屏退所有人,像老慈父一般,對紀辭噓寒問暖。

當然,大部分都是旁敲側擊地詢問,陶融對她如何?

陶融有沒有表現出,對西陶的思念?

陶融是不是經常和西陶書信往來……

紀辭也猜到,辭帝對於陶融這個異國人的身份,還是非常芥蒂。

“皇叔叔大概不知道,陶融童年不幸,在西陶被人排擠欺凌。就連前來大辭為質,也是被人設計。西陶對他而言,幾乎沒有任何掛念。”

“辭丫頭,陶融還有個母妃在西陶。若是西陶人拿楊采女威脅他,他難保不會背棄大辭。”

陶融在西陶的事,他從未主動提及,她還是從蕭問渠口中得知的。

對於楊采女,她只知道,陶融與她情分不深。

“辭丫頭,陶融對你雖好。不過,母子之情,不是說斷便能斷的。陶融若能為大辭所用,確乃不世之才,來日,定會出將拜相。若陶融為西陶賣命,則大辭危矣。”

紀辭只是略略猶豫,眼底又恢復了堅定,“皇叔叔身為一國之君,如此擔憂,不無道理。甚至說,大辭上下都是如此看待陶融。”

“正因如此,我更要堅定不移地站在他身後。否則,陶融該多寒心。”

辭帝面色變了變,“辭丫頭,家國大義與兒女私情,你當分個輕重緩急。”

“皇叔叔,至少,陶融現在一心效忠的是大辭。”

“辭丫頭,你可知,防患於未然。”

“難道,要因為一個可能的猜測,便要給陶融定罪嗎?這樣做,與濫殺無辜有什麼區別?”

辭帝勃然大怒,騰的一下站起來,“放肆!你……”

辭帝話還沒說完,猛地吐出一口鮮血。

紀辭嚇得似木頭樁子一樣,愣在原地,半晌才回過神來,“皇叔叔,我不是故意的。”

一直以來,她都只是聽說,辭帝身體不行了。

親眼看到辭帝在她面前吐血,這無疑是給了她強大的視覺衝突。

辭帝熟練地擦了擦嘴角的鮮血,“此番,若陶融當真能脫險,朕會設法,將楊采女接來大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