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著瞧,俺這就打電話去。”

趙金枝和周小玲在屋裡聽著外面兩個幼稚男人的對話,無言以對的搖了搖頭。

……

趙金蘭在年前也已經回來了,經過幾年的教育,整個人跟換了一個人似得。

回來後除了幫著幹一些農活,基本上不出門,也不與人打交道。最近因為村裡學校缺老師,才被村長找去給學生上課。

倒是張秀英因為趙金蘭回來,終於又活了過來。不過也不至於還像以前那樣張牙舞爪的撒潑,只是帶著一家子安安穩穩把日子過好。

趙大才一家子搬去了城裡,過上了城裡人的日子。

趙大富沒什麼追求,眼下的小日子就是負責農活和山裡的蜜蜂果樹,茶園,數量都不大,閒下來就找幾個人打打牌,這種日子對他來說就是天堂。

雷秀珍和金香依舊是擺地攤賣衣服,上午基本上天天趕集,下午就在廠裡忙活,娘倆一刻都不帶閒著的。

兩年下來,不僅有了自家的單獨灶房,還蓋了三間氣派的磚瓦房。

當然,蓋上磚瓦房的也不止趙大富一家。隨著改革開放,大傢伙慢慢的找到了掙錢的門道,生活也漸漸的好了起來。

就拿羅東昇的工廠來說吧,木材是有多少收多少。村裡一些正當壯年的男人閒下來就會進山去弄木材,弄到手就轉手賣給羅東昇。

這種活幹得好了,一年養家餬口的本錢就有了。

兩年後,村裡終於通上了水電。不過水並非是自來水,而是壓井。

即便只是壓井,大傢伙也高興的不行。

趙金枝的工廠也擴大了,因為生意量越來越大,人手跟不上,她這邊又找了二十名縫紉工和打雜工。

她這邊的衣服現在都是供應給外地的批發市場,所以每一筆量單都不小,款式要求也多。

家紡這塊也打出了名氣,很多大城裡的商販跑過來跟她訂貨,其中有幾家是京都來的,是林雪給她介紹的。

趙金枝把孩子交給老母親照顧,她一心撲在生意上。

但是老天爺似乎總是愛跟她作對,每當她打算好好奮鬥事業的時候,就給她來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沒錯,這次驚喜又是孩子。

她原本是打算蘿蔔頭生下來,連著再生二胎。想著生完了一起帶,等孩子大一點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事業中。

可偏偏不如人意,她準備一年多肚子也不見動靜,後來就只能隨緣了。

這段時間她決定搞事業,到還有特意的避免懷上,哪知道偏偏就懷了。

對於突如其來的二胎,趙金枝是有點鬱悶的。

“你這孩子,別人求都求不來的喜事,你咋還能說不想要呢。”陳紅霞耐心的勸著閨女,“媽知道你心思都在生意上,可生意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將來可以慢慢做,娃子可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

“可是俺都答應邊城那邊的客戶,最近幾天給他們送樣品過去,他們還給俺介紹了其它客戶,如果俺不去的話,這筆生意就黃了。”

“你不經常說錢是掙不完的麼,那生意也一樣,也都是做不完的。你聽媽的話,好好在家把身子養好,別讓東昇忙裡忙外還要擔心你。”

趙金枝抱著靠枕不說話,什麼都不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