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想叔說的話呢?”最後,羅東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

“也不知道爸說的是心裡話,還是不想我們被人說閒話。”趙金枝還是不確定這點。

擔心老父親是為了讓他們避免閒言碎語才這麼做的。

羅東昇握住她的手,“不管叔怎麼想,總之肯定是為了咱們好。俺想好了,以後咱們生兩個孩子,一個跟你姓,一個跟俺姓。”

以前羅東昇從來沒想過這類的問題,並且一直是打算好做上門女婿的,對於延續香火這種事,更沒有老古板的思想。

以後生男生女,或者隨誰姓,他都無所謂。他覺得孩子身上流著他們的血,無論走到哪,無論隨誰姓,他們都是一家人,這樣就夠了。

但是他現在改變了想法,不管未來老丈人怎麼想的,他作為兩個家未來的頂樑柱,就有責任把兩個家都照顧到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後生倆小崽子,不管男女,一個跟媳婦姓,一個跟他姓,這樣就解決了老一輩延續香火的封建思想。

趙金枝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對這種事當然更加看得開。不過她也同意羅東昇的意思,生兩個孩子解決兩家問題。

……

趙金枝和羅東昇的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老趙家也沒瞞著,定下來之後,就給街坊鄰居發了喜糖。

村裡村外聽說趙金枝要結婚了,也都送來各種吉利的東西,比如紅棗,花生,蓮子這些。

羅東昇這邊也在兩天後送來了對長輩們的孝敬禮,大包小包,數量不少。

除了趙婆子和準丈母孃的,叔伯和舅舅都是有份的,這是習俗。

送到老大家那份的時候,趙金枝不願一起去,讓老母親陪羅東昇去。

但陳紅霞覺得這麼做不合適,不管老大兩口子對她們有多大怨言,現在一碼歸一碼。

應該閨女盡的孝道,閨女給盡到了,這樣別人才挑不出閨女的不是。如果閨女今天不去的話,那就是留話柄給人說。

再三勸說下,趙金枝才不情不願的一起來到老大這邊。

他們特地趕著飯點前來的,這會剛好人都在家。

劉玲和薛小荷在鍋上忙著做飯,趙金寶和趙金柱在院裡的棗樹下給小崽子們摘棗子吃。

“金寶,金柱,二叔二嬸他們來了。”薛小荷站門口對院子裡喊了一聲。

趙金寶和趙金柱早都知道羅東昇今天來送孝敬禮,這會肯定給他爹媽送來了。兄弟倆連忙丟了手裡的竹竿,回到屋裡。

“二叔,二嬸。”兄弟倆分別叫人。

趙大全和陳紅霞應了聲,接著陳紅霞就問:“你爸媽呢?”

“在屋裡呢,俺去叫他們。”說罷,趙金柱就要去叫人。

“不用了,你媽身子骨不好,俺們進去吧。”陳紅霞說。

“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