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翠擺攤的生意並沒有理想中那麼好。每天基本上三五件,最多的一天賣了八件,最少的一天只賣出去兩件。

半個月下來,關翠換了四個地方,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趙金枝以為關翠要打退堂鼓了,誰知道關翠明確的告訴她,堅決不會打退堂鼓。

見她決心那麼大,趙金枝也挺佩服她的。一個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拼,也是不容易。

趙金枝下午沒什麼事,就陪關翠一起出攤,順便摸索一下生意不好的問題出在哪。

按理來說,張老闆門店的生意都那麼好,路邊攤的生意不應該太慘淡的,畢竟路邊攤的價格要便宜不少。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質量方面稍微有點懸殊。說是有點懸殊,但其實外行根本就分辨不出來,所以她才會覺得擺攤生意不應該差了。

關翠選的地點倒是不錯,在一個步行街的街頭,對面是商場,人流量絕對可以。

關翠也不是那種臉皮薄的人,不管有沒有人關注她的衣服,她都沒少吆喝吸引人注意。

但是吆喝了半天,也沒有人過來看衣服。

關翠喊得嗓子都幹了,乾脆不喊了,氣呼呼的走到趙金枝面前,“大花,你說這些人咋就跟沒長眼似得,俺嗓子都要喊破了,她們愣是看都沒看一眼俺的衣服,真是氣死俺了。”

趙金枝把杯子遞給她,“四嬸彆氣了,先喝點水歇歇吧。”

關翠接過杯子軲轆轆喝了兩大口,心裡還是意難平,“你看看這裡的人流量,每天都不下上千口人,可就是沒幾個買衣服的。真不知道這些人咋想的,放著這麼好看的衣服居然一點都不動心。還說城裡人會打扮,愛時髦呢,俺瞧著一個個也就那樣。”

趙金枝看著此刻的關翠,像極了氣急敗壞的小孩子。

經過半小時的觀察,她注意到了一點,這裡的人流量多,衣服攤卻不受關注,只有一種原因,那就是衣服攤不夠引起人。

她再看看掛著的衣服,兩根木杆上繫著一根繩子,類似於晾衣繩一樣,衣服就那麼掛在上面,絲毫凸顯不出衣服的款式和特別之處。

人們眼中只看到一個衣服攤,並看不到衣服的優勢,大家自然沒多大興趣,畢竟這裡又不是隻有關翠一家衣服攤。

關翠歇了一會,並沒有洩氣,又開始鬥志昂揚的吆喝起來。

“四嬸,想別忙著吆喝了,把衣服重新整理一下再說。”趙金枝將她從路邊拉了過來。

“整理?”關翠不解,“這還咋整理呀?”

“這麼好看的衣服就這樣掛著太浪費了,咱們得把衣服正面掛出來讓大家都看見,這樣才能吸引打擊的視線。”趙金枝嘴上說著,手裡已經從一排排衣服中挑了兩件出來。

“可是攏共就這麼點地方,也掛不下這麼多衣服呀。”好幾十件衣服,要是都掛正面出來,那得掛一條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