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車的時候,拉車的老大爺好心告訴她,這裡人員雜亂,她一個小姑娘不安全,叫她別逗留的太久;還告訴她,如果遇到壞人,叫她儘量往東面走,因為那邊有大馬路,跑到路上就安全了。

老大爺的好心提醒,讓趙金枝愉悅的心中劃過一絲暖流。看來今天註定是個出門的黃道吉日。

趙金枝還是從頭到尾先轉了一圈,把這邊的路口摸清楚,順便看看人家交易都是怎麼交易的。

可是轉了一圈下來,居然一個交易都沒看到。

難道她走錯地方了?

不行,她得找人問問。

“大姐,咱這還有叫十字街的地方嗎?”她找了一個帶著孩子的婦女問道。

“沒有,就這麼一個十字街。”對方回道,順便將她打量一番,問:“你是想買東西或者賣東西的吧?”

“對,俺想買點東西。”

“往前走到第二個路口右轉,然後在左轉。現在都改在那邊交易了。”對方給她指了路。

“太感謝大姐了。”

“不用不用。”對方揮揮手,就帶著孩子走了。

趙金枝順著對方給她指引的路線,來到所謂的交易地點。這裡的人相對要少很多,而且看到了她所想中的謹慎。

畢竟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事,買家謹慎,賣家更謹慎。

趙金枝暗中觀察了一會,先看看人家都是怎麼交易的。

她發現,買賣雙方的交流很少,大概就是問賣什麼,買什麼,價格,如果合適就直接拿下,如果不合適就直接走人,沒有討價還價的意思。

這麼看來,她得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價格,不能開的太高,以防把人嚇跑了,連個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羅東昇說,這裡的東西相比供銷社的價格一般要高出將近一倍,有些難買的東西,甚至要高出一倍還多的價格。

為了不把人嚇跑,也為了防止自己賣便宜了,趙金枝決定先去打聽一下價格。

路邊一位坐著的老太太,面前擺著一個籃子,一直在東張西望,看上去好像是賣什麼東西。

趙金枝走過去詢問:“老奶奶,知道哪有賣肉的嗎?”

“往裡走。”老太太看都沒看她,手往裡面指了指。

“請問肉的價格變了沒?”

“還是老價格,一塊三。”老太太說。

我去!比供銷社貴了足足五毛錢一斤,可不就是將近貴了一倍麼!

不過這裡買東西不需要給票,這才是關鍵。

一般家家戶戶每人每月發的票都是有限的,用完了有錢也難從供銷社買到相應的東西,所以只能花高價錢來這種地方買。

趙金枝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土豬肉賣一塊三一斤,她的野豬肉口感不如土豬肉,所以肯定要稍微便宜點。

其實,能賣個一塊一斤她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她挎著籃子朝裡面走了走,跟其它賣東西的人一樣,找個地方坐下來。

坐了大約十來分鐘,也沒有人過來問她。理她不遠的一個老大爺也是賣肉的,最後一份被人買走後,老大爺拿著票子匆匆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