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風雲 第一百九十四章、寒山寺(第1/2頁)
章節報錯
數個時辰前,東城區,昭德街。
作為江陵郡的富人聚集地,東城區的商業是最過繁榮興盛的,而昭德街在這富庶的東城區中又是數的上名號的集貿中心,因此,也是有了一句古話,叫“楚國商貿數江陵,百年江陵看昭德”。
昭德街上,車馬粼粼,人流如織,街道兩旁店肆林立,初升的朝陽晨光淡淡地普灑在紅磚綠瓦和那眼色鮮豔的樓閣飛簷之上,為這條昭德古街增添了幾分詩意。
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
不過,此時的街道上都是躁動了起來,來往的人們駐足停留,紛紛讓出一條路來。
而在那路的中間,赫然是一群穿著腰寬袖闊,圓領方襟海青色僧服的和尚,他們敲打著木魚,口中頌念著梵文。
而為首一人,穿著身披袈裟,穿著一身不同於普通僧人的黃褐色衣物,顯然,他在這群老傢伙和尚中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想來應該是這群和尚的領頭人。
和尚,居然是和尚!
百姓們都是好奇的圍了上來,甚至有一些膽大的人都是去上前摸了摸他們的海青色的衣服,畢竟,他們已經有數十年沒有見過和尚了。
為何楚國會沒有和尚,這還要從盛啟元年說起,昭烈帝建國之初,統計了全國的寺廟,居然有四百八十之多,更是有詩人這麼寫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漢朝時期,歷代皇帝陛下都是崇尚佛教,大力支援佛教的發展,甚至漢昏帝劉衍,在繼位第二年就遁入空門,他深通佛學,著書立說,還創立了著名的漢皇寶懺,為了傳播佛法,他還經常親自登臺講經。漢昏帝一生曾經四次捨身同泰寺為“奴”,每次都是由群臣向同泰寺交納億萬錢贖回。
而這段四舍四贖的故事也是被那說書先生加以潤色,成為了後世百姓們交口相傳的逸聞趣事。
這也導致了寺廟連田阡陌,僧侶眾多,甚至達到了十萬數之眾,憑藉著寺院田不用繳納賦稅的特權,他們更是積累了大量財富。
同時,佛教信徒眾多,遍佈各郡,鄉間百姓,十有七八都是佛教信徒。
而文韜武略的昭烈帝又如何會允許這般龐然大物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在登基之初,就在全國範圍內下達了滅佛的政令,收其田充公,逼僧人續發,當時大批僧人遷走,此後,楚國再無僧矣。
其中一個蓬頭垢面的矮挫懶漢看見這些和尚,口中啐了一聲,罵了一句,一群妖言惑眾的禿驢。
看著這些光腳赤足的青衣和尚,他計從心來,只見那懶漢搶過一個乞丐的瓷碗,倒出其中幾個屈指可數的銅板,將瓷碗扔在了僧人前進的路上。
“砰!”
瓷碗瞬間炸裂,化為滿地的碎片,而那懶漢扔出瓷碗之後,就縮著脖子躲了起來,和好事者圍觀起來,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樣子。
百姓們也是非常好奇的盯著這群和尚,想要看看,他們該如何踏過去。
就在百姓們以為和尚會繞道而行的時候,他們居然全部直愣愣的走了過去,眼看著他們的腳掌就要碰到那銳利的瓷碗碎片,甚至有些膽小的婦孺都是閉上眼睛驚呼起來。
青衣僧人口中法號聲漸大,金光乍現,他們就這麼踩著瓷片走了過去,毫髮無損。
佛家術法,金光咒。
待和尚們走過去之後,百姓發現,地上了瓷碗碎片都是成了粉末,隨風而逝了。
只見那為首的披著袈裟的黃褐衣和尚看了矮矬懶漢一眼,那懶漢覺得靈魂都是不受控制的戰慄起來,隨著目光的挪移,懶漢也是恢復了正常,他剛剛準備離開,走到街口的轉角,突然,酒樓上一個花盆掉落了下來。
“砰!”
花盆不偏不倚的砸在了懶漢的頭上,他直接就倒在了地上,額頭上的鮮血流了一地,只見他眼睛圓睜,面色滿是驚恐和不敢置信之色,顯然,他都沒有想到,自己就這麼死了。
死到臨頭,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而那黃褐衣的和尚卻是嘴角微微上揚,誠心誠意的說了一句。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那次的那一切,自然都是他所策劃的。
……
王氏綢緞莊,偏房,身姿婀娜,前凸後翹的王夫人正跪在蒲團上拜佛,似乎是感受到了什麼,她秀眉微皺,緩緩的說道。
“該來的,還是來了。”
就在這時,王夫人對著身後說道,“別藏了,為娘看見你了,出來吧。”
躲在門後的王紫妍吐了吐香舌,笑嘻嘻的走來出來撒嬌道。
“孃親!”
王夫人看著眼前這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也是有些頭疼。
“你不就是要去見那尹陸離嗎?為娘也就不攔你了,去吧。”
聽到這話,剛剛還在撒嬌的王紫妍也是喜出望外,滿面紅光的說道,“孃親,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