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京閣前,天上的太陽昇的老高,過了初春時節,天氣也是漸漸炎熱起來。

尹陸離正在伏抄著《論語》,口中也是叫苦不迭,這一百遍抄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呀!

“先生,這一百遍是不是太多了,徒兒要是有這個時間,還不如立侍先生左右,效犬馬之勞呢。”

趙知行聽到這話,拿著手中的戒尺,對著尹陸離的背後就是一下。

“砰!”

戒尺透過薄薄的衣衫,狠狠的敲打在了尹陸離背上,不一會就浮現出了一道紅痕,迅速紅腫起來,尹陸離也是大叫道,“哎呦,疼死我了!”

趙知行冷漠的說道,“死性不改,還是那般油嘴滑舌,看你之前那麼多遍都白抄了,給我抄一百二十遍。”

聽到這話,尹陸離都是手一軟,毛筆差點都要脫落出去,口中也是央求道。

“先生,我覺得一百遍其實也挺好的,要不還是別了吧,一百二十遍卻是有些難為弟子了。”

“一百五十遍。”

“好!”

尹陸離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現在自己只能服軟了,不然,要是惹怒了先生,怕是要漲到兩百遍了。

而趙知行看著奮筆疾書的尹陸離,又是猛的一尺敲打了過去。

“砰!”

尹陸離又是捱了一下,吃痛的縮了縮背,受了這無妄之災,他也是有些生氣的說道。

“先生,我可是什麼都沒有幹呀?”

趙知行一臉認真的說道,“我知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尹陸離:“……”

欲哭無淚的他只能將滿腔的血淚化為奮筆疾書的動力,不停的對著書案筆走龍蛇。

看到這一幕,趙知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來到尹陸離的對面,而他對面坐的不是別人,正是王紫妍。

王紫妍既然入了尹陸離的門下,也就是自己名正言順的徒孫了,自然是不能墮了自己這一門的名聲,到時候傳出去,儒聖趙知行的弟子連個三字經都不會背,那不是貽笑大方嗎?

文人要的就是名聲,簡而言之就是面子,趙知行自然也是不能讓王紫妍丟了儒家的面子。

只見王紫妍只玉手輕扶,倚著自己俏麗的臉龐,將臉上不多的贅肉都是堆積起來,紅唇也是嘟嘟的撅起來了。

而王紫妍另一隻手也是拿著毛筆旋轉起來,看得的趙知行都是眼花繚亂,頭暈目眩。

趙知行拍了拍桌子,聲音也是放緩了一些,“收起小動作,要開始上課啦。”

桌子一拍,王紫妍手中的筆桿都是嚇得掉落在了案上,收斂了那慵懶之態,面色也是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趙知行看著王紫妍,也是變得和緩了一些,連戒尺都是收到了背後,顯然,對於這個徒孫,趙知行比對尹陸離這個徒弟更加和善一些。

趙知行說道,“三字經作為文人儒士的啟蒙書籍,今天我就來教教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王紫妍也是跟著一遍一遍的朗誦著,

趙知行也是開始解釋,“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王紫妍也是點了點頭,表示知曉了,趙知行說道,“那你通讀幾遍。”

一刻鐘後,趙知行看著王紫妍問道,“背誦會了嗎?”

王紫妍自信的點了點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教!”

看著抓耳撓腮的王紫妍,趙知行並不心急,繼續緩緩教導道。

“沒事,彆著急,我還是先給你講個故事吧。”

聽到有故事聽,王紫妍也是來了興致,眼巴巴的看著趙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