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小出這句話之前,她是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件事的。

因為她不敢想。

她的母親早亡,留下了她和孫武兩人,相依為命。

她娘走的時候,左手拉著她的手,右手拉著孫武的手,然後將兩隻手握在了一起。

那個時候,她娘已經說不出來話了,可她明白她孃的意思:她娘是把孫武交給她了,要她一定要好好的把孫武養大成人。

當時,她也沒有哭,也沒有說什麼好聽話,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

她清楚地記得,在她點過頭後,她孃的眼睛驀地亮了,然後咧嘴笑了。

可是她娘眼睛裡的光亮很快便熄滅了,最終成了一堆灰燼。

她娘走後,她便擔起了這個家的重擔,她得想辦法給倆人弄吃的弄喝的,她還得想辦法給孫武湊束脩。

她娘在世的時候,不管家裡有多苦,她娘都堅持著叫孫武去讀書。

現在她娘不在了,她就是咬緊牙關,也不能誤了孫武的學業,她不能叫孫武的前程毀到她的手裡。

她一天到晚的操勞著,哪裡有時間去考慮自個兒的終身大事。

更何況,就算是她考慮了,那又能怎樣?

她無父無母的,身邊還帶著一個年幼的弟弟,負擔太重,誰會願意娶她啊。

顧瑾瑜對她好,她是知道的,可是也僅限於心裡感激,其他的,她想也不敢想。

因為對她來說,顧家實在是太遙遠了。

邊小小見孫英不說話,又輕輕地說道,“小英姐,顧瑾瑜跟其他大戶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他是個好人,心底純良,你要是跟了他,他肯定會善待你的。”

要是換了別的人,邊小小肯定不會勸著那人嫁到貴胄之家去的,必竟貴胄之家不是那麼容易進的,就算是嫁過去了,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可是到了孫英這兒,邊小小就特別希望她能嫁給顧瑾瑜。

一是因為顧瑾瑜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紈絝之氣,雖說他有時孩子氣了些,可他心腸是很好的。

而且,邊小小覺得,能教出象顧瑾瑜這樣身上沒有一點世俗之氣的人家,肯定也不是那種眼高於頂的勢利人家。

這一點,不光從顧瑾瑜身上能看出來,就是從李夫人還有顧瑾瑜的妹妹顧小月身上也能看得出來。

孫英要是嫁到了這樣的人家裡去,肯定不會被人看不起的。

再一個,邊小小覺著,因為孫英身邊還有孫武要養活,負擔這麼重,一般的人家肯定是不敢娶孫英的,只有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家才敢娶一還帶一。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說,邊小小都覺著,顧瑾瑜就是孫英的一個機會,孫英要是抓住了,以後就不用再吃那麼多的苦了。

更何況,他們兩人跟冷楓和劉山草是不一樣的。

冷楓壓根兒就沒看上劉山草,從始至終,劉山草都是野地裡烤火,一面熱。

可孫英和顧瑾瑜這倆人,稍微留點心的人都能看出來,顧瑾瑜是喜歡孫英的,孫英呢,起碼不討厭顧瑾瑜,他們兩個,也可以說是互有好感,要是處的久了,肯定會產生深厚的感情的。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孫英要是跟顧瑾瑜成了一家人,絕對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