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生擒(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這個心願沒有得到滿足,換來的是更加喪心病狂的痛毆。
看到高百年氣息奄奄的時候,高湛良心發作,決定給這位親侄子一個痛快的,一刀殺死,將頭砍去,扔進水池,一池水為之變赤。
高百年被殺,年僅十四歲。
高演當初殺死無辜的侄子高殷,恐怕當時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有這一天,儘管他臨死的時候對高湛千叮嚀萬囑咐。
這是報應。
出來混,儘早要還的。
只是可憐尚未成年的高百年。
高百年冤死,他同樣可憐的妃子、年僅十四歲的斛律氏手持玉佩,痛哭不已,一個月水米不進,為夫君殉情。死的時候,玉佩仍然緊緊攥在手中,掰都掰不開。他的父親、老革命家斛律光親自去看,才把她的手掰開。
涼風堂,聽起來是個十分涼爽的地方,事實也是如此,涼爽到極致,幽暗沉靜,陰風習習,而且,從此以後,每到夜晚,高百年等人的靈魂就要在此徘徊。
甚至,北齊柱石兼皇帝的老丈人斛律光的一腔熱血不久以後也飛濺在涼風堂的地面,他是被大力士劉桃枝等人用弓弦勒死的,劉桃枝力氣之大不可想象,把脖子都勒斷了——老同志的碧血,灑在地面上,歷久不幹。
親情,不管你是叔侄親情,還是翁婿親情,在利益面前,統統一文不值。
不過也不一定,北周權臣、太師宇文護就做了一件令人稱道的事,把他歷盡艱辛、失散多年的老母親迎了回來——這大概是宇文護所做的唯一正確的事。
我們來說說這件事。
宇文護與他的母親,失散已經許多年了。
當初,北周實際上的開國君主宇文泰在關中追隨賀拔嶽的時候,把侄子宇文護也從晉陽叫來,而宇文護的母親閻氏就被留在晉陽了——這是職業革命家經常遭遇的事情,比如令我們景仰的楊開慧同志。
等宇文護掌握北周實權,再向北齊尋找自己的母親,卻杳無音信。
實際不是杳無音信,而是被北齊藏起來了。
上次北周和突厥連兵攻齊大敗,現在正在準備報仇雪恨,這時,北齊武成帝高湛剛處理完高百年,心裡有點煩,想把宇文護的母親送回去,以換得暫時的和平。
高湛真是個天才,以前的漢元帝送王昭君給匈奴單于,以後的唐太宗送文成公主給吐蕃贊普,都是以美女換和平,高湛則是想以老太太換和平。
但高湛也不是傻瓜,萬一把老太太送回去了,宇文護又不領情,怎麼辦?那豈不是“賠了老夫人又折兵”?
於是天才的高湛想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先把宇文護的姑姑送回去。這位姑姑和他母親一樣,一直在北齊接受命運的煎熬。
姑姑回去的時候,帶了一封信給宇文護,是他母親寫的。信寫的很感人,大意是說:蒙大齊的恩惠,還能和你相見,你位極人臣,我飄零在外,今天之前,沒有得到你的孝心,從此我就依靠你了。信的末尾使用了威脅語氣: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雲冥昧,而可欺負!
宇文護得信,立即回覆,閻氏又作書,如此來來往往好幾次。
宇文護在北周,一呼百應,隻手遮天,除了是個合格的權臣,其它素質一概沒有,只有這件事做得那是相當正確,一個奉母至孝的人,無論怎麼說都不是徹頭徹尾的壞人。宇文護也是這樣。本著謹慎原則,齊武成帝高湛打算在採取行動之前,先問問元老們的意見。當時段韶在邊境抵禦突厥,高湛派人拿著宇文護母子的書信徵求他的意見。
段韶說:“周人反覆無信,上次晉陽之役就是明證。宇文護名為周相,實際和皇帝差不多。他既為母請和,但又一個使者都不派,可見沒有誠意。如果我們只憑這此書信就放了他媽,恐怕他們會認為我們怕他們。不如暫時答應他們,等看出他們的誠意,再放老太太走,這樣比較合適。”
應該說,從政的意義看,這個主意不錯。雖然這個主意太小家子氣,你們扣了宇文護母親那麼多年,得到什麼好處了嗎?
高湛不聽段韶的意見,直接把閻氏老太太送回了北周交給宇文護。
段韶心裡這個氣,你不聽我的,那問我幹嗎?
閻氏回到宇文護身邊,北周舉國歡慶,大赦天下。老太太被當作老太后一樣奉養,每到國家法定節假日,周武帝宇文邕都要率王公親貴和妃嬪公主等對她行兒孫輩的大禮,舉杯痛飲,祝老太太“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對她簡直比對自己的親媽還要孝順。我們相信這個不是裝出來的,儘管宇文邕對自己堂兄宇文護的專權的忍耐已經接近極限。
閻氏回到北周,北齊總以為兩國至少可以暫時化干戈為玉帛,不必再打仗了,但事實證明,這僅僅是良好的意願而已。
事實是,北周很快再次與突厥連兵進犯,邊境又燃起了烽煙。
上次自從木杆可汗充分發揮突厥民族儲存實力、見死不救的優良傳統,置楊忠的數萬大軍的安危與不顧、徑自撤兵回國之後,自己也時不時到北齊邊境轉一圈,順便殺點人,放點火,或搶點東西。
但那樣很不過癮,他習慣了大規模搶劫,於是這次突厥大集諸部兵馬,派使者到北周,要求按合約的規定共同東征北齊——突厥是典型的識實務的俊傑,總是按對自己的有利的原則來解讀合約。
宇文護剛剛與母親閻氏團聚,這一切均得自北齊的恩惠,本不想伐齊;但鑑於與突厥有盟約,又怕突厥反目(根據突厥翻臉比翻書快的特點,這是很有可能的),不得已,徵發二十萬眾,於當年的冬十月,調集完畢,準備閱兵。周武帝宇文邕親自巡視慰問準備參戰的戰士們,並給予宇文護生殺予奪的大權,准許他便宜行事。
這樣,進攻北齊的序幕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