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英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宇文孝伯,這可以說得上是宇文邕最信任的人了,兩人是同年同日出生,從小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寢則同床、食則同桌,即使是宇文憲,也比不上宇文邕和宇文孝伯的關係。
宇文邕登上皇帝之位後,被權臣宇文護所縱,宇文邕為此隱忍了足足十二年。而宇文孝伯作為宇文邕最信任的人,和宇文邕一同參與了誅殺宇文護的謀劃之中,最終大功告成。
宇文邕曾經拉著宇文孝伯的手這樣說道:“你知道我們哥倆兒是什麼關係嗎?不亞於當年的劉邦和盧綰。”
那還是幾百年以前,在沛縣封邑中陽裡的鄉下,劉邦和盧綰同年同日出生,他倆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一起參與到了反秦的起浪潮之中,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可以說,盧綰是劉邦最信任的人。然而,盧綰最終叛變了,逃至匈奴,這也成為劉邦晚年最為痛心之事。
當然,宇文邕只是用劉邦和盧綰的典故,來形容他和宇文孝伯之間親如兄弟的情誼,在宇文邕心裡,宇文孝伯決不會是盧綰那種會背叛兄弟的人。
正因為宇文邕和宇文孝伯之間如此特殊的關係,在宇文邕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託付遺囑的人,只有宇文孝伯。
身在長安的宇文孝伯,收到宇文邕的急召後,快馬加鞭趕到了雲陽宮。
當宇文孝伯見到躺在病榻上的宇文邕時,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僅僅是幾日未見,宇文邕竟然變得如此衰老、如此憔悴。
看到宇文孝伯的到來,宇文邕欣慰地笑了,無力的手掌緩緩伸出,一點點握住宇文孝伯的手,嘆息道:“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我的全部後事,就託付給你了。”
宇文孝伯跪在宇文邕的病榻前,聽著宇文邕的囑咐,每一字每一句聽在耳中,都讓他痛徹心扉,對於宇文邕的囑託,他只能遵照而行。
同年同月同日生,卻不能同日而死,這是宇文孝伯心中最深的悲痛。
當天夜晚,宇文孝伯被授予為司衛上大夫,長官宿衛兵,緊接著,宇文孝伯又被宇文邕催促著趕回長安,以防備京城發生不測之變。
宇文邕之所以讓宇文孝伯統領宿衛軍,立刻回到京城,就是給自己回宮提供軍事防備,宇文邕怕自己萬一死在宮外,京城裡會有居心叵測之人趁機作亂。
另外,宇文邕還特意安排尉遲運將軍,一旦自己死去,一定要秘不發喪!不為別的,為了不發生動,為了國家的安定!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宇文邕的頭腦依然如此清晰,如此沉穩,如此深思熟慮,古今能有幾人做到!
可就在宇文邕安排好了一切之後,他的生命跡象瞬間消失了,四肢失去了熱度,眼神變得黯淡,沒有了呼吸,也沒有了心跳。
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代英主周武帝就此結束了自己短暫而有輝煌的一生!按照宇文邕臨終前的安排,尉遲運全面封了宇文邕病逝的訊息,秘不發喪,然後用車駕承載著宇文邕急速趕回長安。
六月一日,車駕終於回到了長安城,當天夜晚,尉遲運正式對外宣佈——大周皇帝宇文邕駕崩。
雖然《周書·武帝紀》以及《資治通鑑》都記載宇文邕是在六月一日的夜晚病逝的,但這只是北周的官方媒體所對外宣稱的,是為了掩人耳目,實際上,我們根據《周書·尉遲運傳》的記載就可以知道,這不過是宇文邕臨終前安排的一場秘不發喪的把戲而已。
臨終前的宇文邕是如此思慮周全,其實,在宇文邕的一生中,他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經過這樣深思熟慮的,因為他知道,人生沒有過彩排,生活也不會給你重來的機會,宇文邕把他的每一天都精打細算,他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譜寫著人生的劇本。
讓我們來總結和評價一下宇文邕的人生劇本吧,雖然很多人都對宇文邕做過評價,但我希望我的總結和評價能夠與眾不同。
我打算用四個數字來概括以及評價宇文邕的一生——36、18、12、6.。
36——代表宇文邕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他終年三十六歲。
18——代表宇文邕十八載的帝王生涯。
12——代表宇文邕登上皇位之後十二年的隱忍和蟄伏,最終消滅權臣宇文護。
6——代表宇文邕親政之後,先後推行新政、改革兵制、廢佛尊儒、攻滅北齊、收復淮南這一系列的豐功偉績,他懷揣夢想、勵精圖治,然而天妒英才,歷史只給了宇文邕六年的時間,而這六年的時間,卻締造了魏晉那北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豐功偉業,也為隋唐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石,這是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六年,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六年,這更是徹底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六年。
而此刻,這出人生的劇本,就這樣以一種讓人無限惋惜的方式草草結束了,在即將迎來潮的一剎那,一切都戛然而止。
這出生命的輓歌雖然淒涼,卻並不蒼白,因為宇文邕將他的理想,一直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座空前恢弘的北周帝國就是一切的明證。
以時光為筆,歲月為箋,生命的筆觸從未停歇,卻勾勒出一個個動人的音符,而這些音符最終匯聚成人生的悲喜劇,也最終成為一曲絕響。
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那就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吧,請讓我們珍惜和善待自己的每一天!
這或許是宇文邕所給予我們今人最深刻的人生啟示!
最後,讓我們來看一下宇文邕的遺詔吧,這份遺詔中詮釋了宇文邕對生命的全部寄託。我不翻譯,也不再做任何解釋和評價,我只充當搬運工,把史書上的文字複製下來,你也可以說,我是在湊字數。
遺詔曰:
朕君臨宇縣,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樂,刑措罔用,所以昧旦求衣,分宵忘寢。昔魏室將季,海內分崩,太扶危翼傾,肇開王業。燕趙榛蕪,久竊名號。朕上述先志,下順民心,遂與王公將帥,共平東夏。雖復妖氛蕩定,而民勞未康。每一念此,如臨冰谷。將欲包舉六合,混同文軌。今遘疾大漸,氣力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嘆息。天下事重,萬機不易。王公以下,爰及庶僚,宜輔導太子,副朕遺意。令上不負太,下無失為臣。朕雖瞑目九泉,無所復恨。朕平生居處,每存菲薄,非直以訓子孫,亦乃本心所好。喪事資用,須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自古通典。隨吉即葬,葬訖公除。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嬪以下無子者,悉放還家。宣帝繼位
周武帝宇文邕病逝了!
這是一個舉國哀悼的日子,所有的臣民都在緬懷他們的君主,所有的人都陷入在一片沉痛之中,然而卻唯獨有一個人面無哀容。
此人站在宇文邕的靈堂之上,一邊撫摸著身體上陳舊的傷痕,一邊望著宇文邕的棺木,突然他破口大罵:“老東西,你死得太晚了!”
膽敢在宇文邕靈堂上說如此不敬之語,他絕非普通人,此人就是北周王朝的新任皇帝宇文贇,史稱周宣帝。
宇文邕病逝的訊息正式對外宣佈,是在六月初一的夜晚,第二天,即六月初二,皇太子宇文贇正式登基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