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徹站在田埂上,看著土地裡的禾苗一天天茁壯成長,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莊稼收穫的那一天。

時間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過去,吳明徹卻始終沒有等到收穫的那一天,因為這一年天下大旱,地裡的莊稼全死了,顆粒無收。

吳明徹勤苦勞作了一年,卻沒有賺到一分錢,甚至還賠了本,因為種子錢白扔了。

滿懷希望的創業之路,就這樣以近乎悲慘的結局收場了。

吳明徹坐在田埂上,對著蒼天嚎啕大哭,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辛苦付出了一年,最後收到的回報卻是這樣。

這一年裡,有多少心酸,有多少辛苦,只有吳明徹自己最清楚,如今,一切全都化為了泡影。

吳明徹的內心深處有著無法傾訴的痛,他只能以一種哭的方式對老天傾訴出來,而且,這一哭就是十天半個月,幾乎每天都要來田地裡大哭一場。終於有一天,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地裡本來已經枯死的莊稼,突然間煥發出了生機,又重新生長起來。

這一切,只能用一個理由來解釋,吳明徹的哭聲感動了上天。

吳明徹的這一壯舉,完全可以和孟姜女媲美,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吳明徹哭活了莊稼。

這一年對於別人來說是災年,對吳明徹來說卻是大豐收的一年,吳明徹家收穫的糧食車載斗量。

吳明徹拿著用糧食換來的錢,風風光光地安葬完自己的父母,除去這筆安葬費,吳明徹手裡的錢還綽綽有餘。

透過這件事,吳明徹明白一個道理,種地是一件靠天吃飯的活兒,今年大豐收了,不等於來年還能大豐收,老天爺不會次次都這麼眷顧自己,吳明徹決定離家出走。吳明徹來到了當時梁朝的首都建康,並且謀了一份不錯的差事——東宮直後。

吳明徹剛上崗沒幾天,一場動突然而至,這場動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讓整個南方的社會經濟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它就是侯景之亂。

在侯景之亂的影響之下,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每天都會有大批的老百姓因為飢餓而死。

吳明徹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深切地知道食不果腹是什麼感覺,正好這些年家裡積攢了不少糧食,有粟麥三千餘斛,吳明徹毫不猶豫地全部拿出來救濟貧民。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盜賊肯定少不了,然而盜賊卻從不光顧吳明徹的家裡,道理很簡單——盜亦有道。

吳明徹贏得了民心,一時間人氣爆棚,吳明徹的善舉很快傳到了一個人的耳朵裡,此人就是陳霸先。

當時侯景之亂剛剛平定,陳霸先鎮守在京口(今江蘇鎮江),聽說了吳明徹的大名,便主動邀約吳明徹。

吳明徹應邀來到京口,陳霸先熱情地接見了吳明徹,經過一番促膝長談,吳明徹卓爾不群的才學,瞬間征服了陳霸先的心,兩人彼此間相互傾慕,從此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在陳朝初年,雖然大大小小的戰事吳明徹都有參與,但是軍功並不算很突出,也沒什麼很顯著的名氣。

真正讓吳明徹揚名天下的,正是發生在陳朝太建五年(573年),陳宣帝對北齊的這次北伐戰爭。

這一年,吳明徹61歲,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就在滿朝大臣對北伐顧慮重重之時,吳明徹站了出來,他的眼神中帶著常人所沒有的堅定,他對著滿朝大臣說道:北伐,事不宜遲,就在今日!

吳明徹說罷,朝堂裡再沒有一個人表示反對。

陳宣帝看著眼前的這位老將軍,如同看到了知音,面對滿朝文武的非議之聲,正是吳明徹關鍵時刻的表態,最終促成了這次北伐。

陳宣帝宣佈,吳明徹擔任此次北伐總元帥,統兵十萬,即日出徵!

十萬陳朝大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長江,長江北岸的北齊城鎮全都望風歸降,陳朝北伐的訊息,也迅速傳到了北齊都城鄴城,傳到了高緯的耳中。

此時的北齊,斛律光已被害,蘭陵王因為怕被重用,裝病不出,國中已無良將,高緯最終派出了一個叫做尉破胡的將軍,率領著十萬兵力前往拒敵。

兩軍剛一對陣,吳明徹就看到北齊陣前有一排大力士,身材健壯、體型剽悍,吳明徹知道,這些就是傳說中的敢死隊。

這批死士不僅人長得猛,名號也非常猛——“蒼頭”、“犀角”、“大力”。

敢死隊中主要由胡人組成,胡人本就比中原漢人健壯剽悍,而且其中領頭的一個胡人尤其擅長射箭,百發百中,箭無虛發,是一個百步穿楊的神箭手。

吳明徹的部隊基本都是南方人,與這些剽悍的猛人相比,簡直就是相形見絀,還沒開打,氣勢上佔了下風。

不過,吳明徹並不畏懼,因為在他手下也有一個猛人,此人叫做蕭摩訶。如果說吳明徹是陳朝的第一名將的話,那麼蕭摩訶就是陳朝的第一猛將,論勇猛,在陳朝無出其右者。

吳明徹找來了蕭摩訶,對他說道:“如果能把那個神箭手幹掉,就可以滅了齊軍的氣勢,君有關、張之名,可斬顏良矣。”

這無疑是給蕭摩訶下了任務,蕭摩訶你現在就是關羽、張飛,敵軍陣前的那個胡人就是顏良,上吧,斬了他。

蕭摩訶自信滿滿地回答道:“只要把此人的身材相貌告訴我,我就能立刻取了此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