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時,平陽城中的宇文邕也收到了前方傳來的軍情,得知十多萬北齊大軍即將兵臨城下,宇文邕立刻宣佈——撤軍。

沒錯,就是撤軍。

頓時,眾將領一片譁然,爭論之聲四起。之前一意孤行要伐齊的,是你宇文邕,此刻第一個打退堂鼓的,也是你宇文邕,宇文邕,你到底想幹嘛?

“陛下,北齊現在君昏臣奸,軍隊毫無鬥志,雖然有十多萬兵力,可那不過是烏合之眾,以您的睿智和聖明,此戰必勝,何必要撤軍呢?”發出這個聲音的人,叫做宇文忻。

宇文忻,雖然也姓宇文,但是和宇文邕毫無血緣關係,他的父親是宇文貴(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他從小就擅於騎射,武藝高強,而且又非常自負,對歷史上的“韓白衛霍”根本不以為然,“韓白衛霍”即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不過,宇文忻並非完全自大,也確實有才,他曾跟隨韋孝寬一同鎮守玉壁城,也算是一個見過場面的人。

宇文忻的話音剛落,又有一位大臣上前厲聲說道:“北齊的皇帝歷代昏庸,綱紀敗壞,此時是天賜良機,北齊主昏於上,民懼於下,取亂侮亡,正在今日。”

說話的人叫做王韶,字子相,也是當時北周眾多官二代之一。

宇文邕對宇文忻和王韶的這一番發言,當即拍手叫好,你們說的太對了,但我意已決,我還是得避一避,我還是得撤軍。

宇文邕又拍了拍宇文忻的肩膀,既然你有必勝的把握,那麼你就留下來幫我斷後好了。

宇文忻是無奈的,無奈歸無奈,他還得領命。

於是,宇文邕整理好行囊,大踏步地出發了,目標直指長安,只留下宇文忻和宇文憲兩位將軍負責斷後,護送北周大軍順利撤退。

平陽,一座剛剛被宇文邕奪取下來的城市,就這樣被徹底拋棄了。而面對即將到來的北齊鐵騎,平陽城中卻是異乎尋常地安靜,連空氣都凝滯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暴風雨前的寧靜?

此時留守在平陽城中的最高將領,叫做梁士彥,他和這座平陽城一樣,都是被拋棄的。

梁士彥,字相如,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將,此前從未有過任何大戰記錄。

宇文邕在臨撤軍之時,也知道就這麼撇下樑士彥太不地道,於是,他任命梁士彥為晉州刺史,晉州的治所即平陽。同時,還給了梁士彥一萬的兵力。

梁士彥,你以後就是這裡的最高指揮官了,至於你能做多久,就看你的造化了。

看著揚塵而去的周武帝宇文邕,梁士彥清楚地知道自己被拋棄了。

當所有人都拋棄你的時候,你自己決不能拋棄自己。

梁士彥暗暗發誓,他要和平陽城共存亡。

很快,北齊的十萬鐵蹄滾滾而來,大軍迅速把平陽城團團包圍。

期待已久的皇帝高緯隨即下令——攻城,一時間,硝煙瀰漫,殺聲震天。

黑壓壓望不到邊際的北齊士兵,如同螞蟻一般,不斷湧向平陽城,猛烈的炮火,很快就把平陽城的城樓摧毀掉了,甚至連城牆都矮了半截。

此刻的平陽城,如同風中的浮萍,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的炮火所淹沒。

梁士彥率領著手下的將士頂著敵人的炮火,誓死堅守著。

梁士彥慷慨激昂地對將士們說:“如果今天我們都要戰死的話,我一定是第一個死的。”

《隋書·梁士彥傳》:士彥謂將士曰:死在今日,吾為爾先!

說罷,梁士彥身先士卒,拿著砍刀,衝向敵人,在牆頭和敵人砍殺起來。

朱德元帥曾說過一句名言:“能身先士卒與士卒共甘苦者為名將。”從這一點來看,梁士彥絕對可以跨入名將之列。

什麼是身先士卒?梁士彥用他鋼鐵的意志和血肉之軀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

在戰場上,任何的指揮、任何的命令,都比不上一個將領身先士卒能鼓舞人心。

在梁士彥非凡勇氣的激勵下,士氣大振,原先害怕計程車卒,一個個也都變得勇猛起來,全都同仇敵愾,視死如歸一般投入到戰鬥之中。

城牆倒塌了,只有六七尺,相當於一米五的樣子,連人的身高都不夠,梁士彥以及他的手下,只能依靠這斷壁殘垣,和敵人在城牆上短兵相接。

面對殺紅了眼一般的梁士彥和他的將士,原本佔盡優勢的北齊士兵反倒驚慌畏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