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姓名;孤獨伽羅年齡:14歲

二人自願結為夫妻,經審查,符合南北朝婚姻法的規定,特發此證。

發證日期:公元556年西魏恭帝三年

發證機關:西魏長安婚姻委員會

新娘子的名字叫做獨孤伽羅,出生鮮卑貴族家庭,這位孤獨小姐的父親,叫做獨孤信(八柱國之一),他是楊堅父親楊忠的老鄉、老朋友、老領導(簡稱“三老”),關係非同一般。

楊忠和孤獨信同出武川鎮,因而可以說,楊忠、獨孤信、宇文泰三人都是老相識。當年楊忠和呂苦桃在泰山腳下,新婚燕爾之時,因為戰亂,二人從此天各一方。此後楊忠歷經輾轉,在戰亂中碰到了獨孤信,老鄉見老鄉,自然少不了兩眼淚汪汪,從此楊忠便跟隨了獨孤信,接著又一起追隨了宇文泰。此三人雖然都是故交,但是彼此之間都有著上下級關係。

而此時的孤獨信位列八柱國,比自己的父親還要高一級別,居然能夠看上自己,這怎能不讓少年的楊堅滿心歡喜。然而在欣喜之餘,楊堅也明白,老丈人獨孤信不單單是看中了自己的一表人才,同時這也是一樁婚姻。既然聯了姻,就代表著楊家和獨孤家在上的聯手。

而他倆在名字上,冥冥之中也似乎有著天意。楊堅小名那羅延,是金剛力士的意思,而獨孤伽羅的名字,同樣也是梵文音譯,出自佛教,伽羅一詞是香爐木的意思。這也意味著,二人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

因而我們可以說,楊堅和獨孤伽羅是否郎才女貌,我們並不知道,但卻一定是志趣相投的。

當然,成為新郎的楊堅,肯定不會過多的去考慮這些問題,他所考慮的是洞房花燭夜。

就在這洞房花燭夜,甚至是床笫之間,獨孤伽羅給楊堅提出了一項難題。

獨孤伽羅:“你願意永遠愛我嗎?”

楊堅:“當然願意。”

獨孤伽羅:“那你願意一輩子只娶我一個,只和我一個人有孩子嗎?”

楊堅:“我發誓,我只娶你一個,絕不會和別人有孩子。”

初次見面的一見鍾情,到彼此間的兩情相悅,再到畫眉舉案,要經歷多少離合悲歡,多少生死契闊,最終才能結成白首不相離的完璧。楊堅為此用盡了一生。

在楊堅日後的歲月裡,楊堅幾乎沒有再娶過別人,即使日後當了皇帝,他和獨孤伽羅也依然是伉儷情深。

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他們一起攜手,嚐遍了人世間無數的艱辛,也一同享受了成功後的歡樂,他們不只是夫妻,他們更是戰友,也是彼此的精神支柱。

以致於在孤獨伽羅去世後,楊堅的精神支柱瞬間崩塌了,在無比的悲痛之中,內心壓抑的楊堅為了宣洩情緒,這才開始有了其他的女人,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以後還會細說。

然而,現代很多人都給楊堅貼上了“妻管嚴”的標籤,說楊堅活得窩囊,但我絕不認同。在古代的男權社會里,女人的地位始終都在男人之下,難道非得按照古代人的思維,把女人壓制在自己之下才算是不“窩囊”嗎?

楊堅也是古代人,他改變不了這種社會價值取向,但他能做到的是把獨孤伽羅放在一個和自己對等的位置上,發自心底的尊敬和尊重對方,因而後來楊堅當了皇帝以後,後宮中對二人有了一個特殊的稱號——二聖。

如果你質疑我的說法,那麼請一直讀下去,在本文今後的故事裡,你會看到更多關於他倆相濡以沫、伉儷情深的故事。

楊堅大婚的訊息,也同樣驚動了宇文泰。一個毛頭小夥,能引起國家主席的關注,這是不得了的。宇文泰看著一臉春風得意的楊堅,感慨地說:“這個孩子風骨奇特,不像是凡人應有的。”奇特在哪裡,宇文泰似乎也沒看出什麼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