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誕生於佛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就在某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呂苦桃耐不住思子之苦,來到了神尼智仙的住所,抱起了還在酣睡中的小楊堅,撫摸著楊堅可愛圓潤的小腦袋。
而就在這時,小楊堅的頭上突然長出了角,身體上竟然也長出了鱗片,活脫一個小龍人。受驚的母親,突然驚嚇的手足無措,失手把懷中的楊堅摔在了地上。
這時候神尼智仙正好及時趕到,連忙將墜落在地的楊堅抱起,並感慨地說,“你是怎麼做家長的?這一摔讓這孩子受了驚嚇,恐怕會推遲他今後得天下的時間。”
這意思很明白了,楊堅未來是要得天下的啊,那不就是做皇帝嗎?皇帝怎麼能隨便磕磕碰碰呢?呂苦桃聽完這話,只好離開了這裡,她的心裡估計也是五味雜陳,既想念兒子,又希望兒子日後可以得天下。
就這樣,楊堅在神尼智仙的撫養下,健壯的成長,而楊堅奇異的外貌也逐漸顯現出來了。史書記載,楊堅有龍一樣的下巴,頭頂有五根肉柱,兩眼炯炯有神,目光外射放光,手心裡的掌紋的紋路,形成一個“王”字。
這樣的外貌給人神話一樣的感覺,如果是生在今天,估計早被當做怪物,被奧特曼幹
掉了。
這相貌,如果你聯想一下年畫上的龍的樣子的話,那你就明白了,這完全是比對著龍的樣子弄出來的。
當然,這根本不可能是人的長相。
楊堅出生時這一切的一切,都註定了兩件事。
第一,楊堅日後要做皇帝;第二,楊堅與佛教結緣。
這第一點,是那些“居心不良”的史官們刻意要告訴我們的,甚至不惜在史書裡造假,編織出一些吸引人眼球的靈異事件,而且還寫得有鼻子有眼,就跟親眼目睹似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偉人的出生都是非凡的。一來以證明偉人之所以偉大的理由,人家天生就是龍種,二來以警告我們這些出生尋常的草根人士,安安分分過日子,別成天想著出人頭地,你生來就沒那個命。
而這第二點,相對來說,還是準確的。因為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無論寄養在寺院,還是在寺院中撫養,都是有其社會背景的。
而這神尼智仙很可能也是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因為楊堅始終沒有忘記神尼智仙的撫養之恩,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不僅為其樹碑立傳,還讓工匠為其塑等身像,並讓畫師描摹了畫像,懸掛在自己的身旁。只要我們褪去智仙身上的那些神話色彩,我們就可以發現,她不是什麼神尼,她只是一個撫養幼年楊堅的普通尼姑。
而智仙也給了楊堅一份陪伴終生的禮物。智仙給楊堅起了一個小名,叫做那羅延。
那羅延,一聽就不是普通人的名字,這是梵文的音譯,在佛家典籍中,是金剛力士的意思,這與他的本名“堅”有意義互通之處。
楊堅,你以後就是我佛門的金剛力士。智仙如此想著。
到了楊堅七歲的時候,智仙看著逐漸長大成人的小楊堅,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語重心長地對小楊堅說:“你生來就是我佛門中人,將來一定會大富大貴的,如果有一天佛法淪滅的話,你一定要擔負起振興佛法的重任啊。”
而這時聆聽著的小楊堅,只是剛剛懂得人事,面對智仙這一番意味深長的教導,楊堅只是點點頭,雖然並不懂得其中的深意,但是這番話深深的烙印在了這個七歲的孩童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