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收拾下,先去夫人靈前叩拜,我打點些銀子,你回你鹹平老家一趟,回來了後,你便去清安寺伺候「通慧圓明」大師罷!便不在公子哥左右伺候了,再等些日子,便替你尋得官吏人家,風風光光出嫁便是。」

(注:通慧圓明大師——李石的長姊李洪願的法號)

翠荷輕輕揚起頭,無助的目光在屋內漂浮,從輕飄的簾子一直落到冰涼的地上。

「你不願意嗎?你應當知道,四哥兒,他如今十三了,我這正要打算著看選著大族的姑娘,為他定下一樁婚事來,也好讓他安心讀書,安心去科考罷!老夫說到這兒,你應當明白。」

翠荷默默的,眼中泛起了淚水,他知道李石所指什麼,也知道他的言外之意。

「你知道,旗鼓相當,門當戶對,四哥兒他未來的娘子,也應是精挑細選的貴族姑娘,那……」他動了動嘴唇,便不再說下去。

翠荷乃捂,叩拜再三,乃站起,回了自己的房中,安安靜靜的收拾著東西。

了晚間,她正將她睡的被褥整理著,一旁的桌子上放著打包好的行李。

對面床的小鬟帶著三兩好友而入,見翠荷安靜收拾著,那小鬟便問:「翠荷姊姊,您這是去哪?」她多少帶些諷刺。

但翠荷依舊微笑起,輕坐在床榻邊:「害,我二十了,便要出去嫁人了,主君叫我先回老家去一趟,回來後,便要與姊姊妹妹的告別了!」

「姊姊是高就去了,嫁了人便不像我們這般天天伺候人,低聲下氣了!」

翠荷抿嘴:「不知是高就,還是深淵,便聽天由命吧!」

幾個小鬟作禮,便前去送她一些離別贈物,有玲瓏的小玉墜、親手縫製的攢了白絨的袖籠、毛絨的抹額、各式的點心與肉脯。

而她久久猶豫著,望著院裡的玉蘭,口中嘟啷著:「玉蘭哪及梅花香?還是會寧的梅花最好看!」

說完,她關上小窗,獨坐硯臺。

她久久猶豫的,是不捨李獻可,卻又思考起什麼,收了這份不捨。

「四哥兒,你我二人有別,你便好好的定下婚事了!好好成婚成家,」她將硯臺上一方小盒子裡的枯梅蓋上。

再念,她是想再見清雅一眼。畢竟人生苦短,年歲茫茫,她若嫁了人,便是徹底的離開李家了,亦不知何年才能再見清雅。昏燭下,是多少年前她與清雅、惜意打鬧的場景。

「二姑娘,惜意,奴也想你們了!」

這一想,她便昏昏欲睡了過去,做了個與她們團聚的夢。

第二日清晨,她打包了行李出去,李石安排的馬車已經等候多時了,那馬伕在欄邊啃著油餅子。

她走近,匆忙的將一袋沉甸甸的東西塞進了馬伕的懷裡。

那馬伕疑惑,連忙坐好又將油餅子折進紙包裡揣在懷裡,開啟她給的布袋,驚歎不已——「荷兒妹妹何故將這樣好的東西塞給我?」

那袋裡,全是各式的首飾與髮釵,是她這些年攢下的一點積蓄。

翠荷輕輕的低頭:「我不想回鹹平老家,阿兄行個好,我想去濟南府去尋二姑娘。」

那馬伕連忙將布袋攢好又還給她,搖搖頭:「實在是不可,主君派我護送你來回,鹹平不遠,最多幾日方可來回,可你這濟南,隔山隔海的,來去怕要半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