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南征北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說這話時,正是過了好幾日,銘璇前來看她,兩人說著說著便說起前些日子的事情了,清雅便還是那樣,就算是滿身的傷痕,她那蒼白的臉也掛著一份淡然的笑,摸不透的距離感。
在座的人,惜意倒是開心的不得了連連回應著,可國妃銘璇聽了這話,鬱作沉默不似往日那般豁達,看著她漸大的肚兒,再回想起完顏雍那樣的歡喜的神情,她的肩一次又一次的往下塌,眼圈都紅了,隨意囑咐幾句便離開。
「姊姊是怎麼了?」清雅喚她。
「我且先回去歇息了!」銘璇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門檻前。
——「罷!罷!我本不該這個時候懷上這胎的,放作是誰,心裡會好受呢?」她望著清涼格調的垂紗隨風而蕩,心裡亦是空落,便叫了祗候人添了兩爐碳,屏退左右逐而睡下。
初春三月二日,以召聖上旨令,按年前所安排,命河南府尹僕散忠義回京就任兵部尚書,逐將宗室子弟貶遣至五京出任地方官,完顏雍乃出行山東,任濟南尹。.c
臨去前夜,不知皇帝是何用意,命皇后設宴在春水園,為完顏雍餞行,春水宴堂歌舞昇平燈紅酒綠,完顏亮與完顏雍居中殿,皇后帶領著四位命婦居便殿,中間只隔一紅廊。
那夜宴,皇帝與他暢聊許久,舉杯進茗,問了許多話,皇帝似是心情不錯,倒也不顧禮節尊卑將完顏雍的肩駕住,兩人喝了個痛快。
完顏雍全程表示著恭敬軟弱的樣子,畏畏縮縮的不敢亂說話,亮為此欣慰無比,無時無刻不顯著他皇帝的富有與權力。
完顏雍再次在低頭中躲過了一劫,直到晚宴結束。
晚宴散去,完顏雍辭別於殿前,皇帝慢步來,令他起身,再見他遠去,前方正是四位命婦從便殿相繼而出,皇帝再次見到了清雅,隔著青蔥的叢竹,她的身影在欄邊若影若現,只見了她姿影清瘦,全身縞素,髮間的珠釵在暗夜中葳蕤生光。
她與其他人一樣,款款向前幾步,恭敬的辭拜,沒有其他過多的言語,甚至他還沒來得及叫她,她便已經跟在了完顏雍的身後離去了。
「此去濟南,路途遙遠,初春時節依舊冷,願卿……保重千萬,」他喃喃細語,背手站在殿前。
她彷彿是聽見了什麼,便悄悄的回了一次頭,再很快的轉了回去,沒有別的動作。
完顏雍到濟南地時,已然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期間他與僕散忠義於河北真定府結聚兩日,待香翎與忠義好好敘舊才走。
濟南府置的宅子並沒有中京的新宅大,苑落狹小不說,有些屋子還會漏水,器物亦是陳舊。完顏雍也只好將妻妾兒女中能擠的,擠在一起住,自從四少郎斜魯和五少郎允輦夭折,府裡便只剩了兩個姑娘和三個少郎,便將少郎安排在一起住,姑娘安排一個院裡,其他各人沁璃和香翎住一大院,國妃獨院,清雅因有孕也住了獨院。
一家人便這樣在濟南府安置了下來。
完顏雍出任濟南尹後,李家隨之便受了排斥,李石因護衛建造皇城有功,便於三月十日,隨張浩幾人覲見皇帝,皇帝見李石伏於階前,傲慢無比,還是那副漠視萬物的樣子,笑嗔一聲:「此非雍王之舅乎?」
完顏亮再道:「朕少年事,卿可記憶尤深?卿如今可有悔意?」
石答:「聖上胸懷萬千山河,亦是不拘小節,當年之事,相必陛下也不想多加追究!」
他說話時,雖肢體恭敬,卻總覺得骨子裡有一股不可曲折的傲氣,說話的語氣亦是對完顏亮的不屑一顧。
完顏亮將他的姿態看在了眼中,陰陽怪氣的說了些話——「卿確實有宰相之風,剛直不阿,不可一世,可惜了!你本有大好的機會,能有徒單太師(徒單驪柔的父親)那樣的地位,你卻識人不清。」
「聖上笑言,臣愚鈍,只願居一小小官職亦足矣,聖上有太師與烏古論宰相輔佐,必會將我大金帶向繁榮。」
皇帝思考片刻,逐而笑起:「既如此,你便除中興少尹吧!」
李石乃辭去,任了幾日的中興少尹。
後來,他思來想去,所知皇帝忌憚宗室,亦對往事耿耿於懷,此番若長期在京任職,稍有不慎便會受到皇帝的排擠,還不如辭官而回故里。
他亦是想計劃一件大事,便上表請奏,因病託疾還遼陽。他佯作憔悴幾番上朝,再拜託宰相在皇帝面前說話,皇帝乃允,令他攜家眷返回故里遼陽,與舊親團聚。
但皇帝不知道,這是李石的一次以退為進的計謀,因為恰逢張玄素遷東京路都轉運使,張玄徵也回了遼陽——「回遼陽,只是障眼法,玄素兄任東京路都轉運使,玄徵也回了遼陽,老夫回東京,這般,張家和李家都屯結在了遼陽,長姊(李洪願)也將渤海劉家的人拉攏了許多,便只待……只待大王的一個機會。」
「雖大王為清雅那丫頭置氣,但他依舊是我的外甥,我要一步步助他完成大業,我李家,要做大金的支柱!」他在燈下這樣與奎可說的。
於是不日,他便裝配好了所有東西,前往東京遼陽與長姊李洪願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