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垂鬟,年少一痴 第九十三章:脈脈此情誰訴(第2/2頁)
章節報錯
“娘娘見大王還沒回便擔心了起來,”
“進屋再說,外頭風大!”
他見她扶著沉重的身子吃力的往上走,便索性走過來將她橫抱起來了:“娘子辛苦!”
他便這樣一直抱了她入了笒霖苑,再將她放於床榻之上,靜在她身邊坐下。
“大王,您今兒個為何回來這樣晚?”
於昏燭下,他暗自垂著頭,那片金黃璀色投入他深沉的眼底,再揚起,愁緒已燃揮之不去。
“今日在朝堂上,陛下親手斬殺了幾位臣子,我便站於原地,血都濺了一身!下朝後,他又將幾位宗室兄弟叫了過去,陪他喝酒賞月,我這一天心都是懸著的,忐忑不安。”
他說著,便捶捶自己的腰部,再將長官袍下的烏皮靴脫下,袖殷立馬便端了銀盆來讓他潔手,又有了小侍女來端了木盆服侍他泡腳。
“孤王自個來,你們下去吧!”他揮揮手,眾人退下。
“如今,孤王愈是惶恐,當初太祖太宗膝下子孫近百人,如今便只剩了不到十人,病的病死,戰的戰死,還有的便是被誅被斬,若是有一天,火燒到了國府該如何!”
他望著燭臺上的點點蠟痕被融化繼而化作青煙,長嘆息一聲:“這日子過的如履薄冰,沒個過頭!”
說罷他便拿了巾帕擦了腳,又把它丟在矮案子上,盤腿而坐於床榻上,對視著妻子。
“大王,咱們好好思考,好好想了法子來!”她拉了他的手,放在自個的肚兒上。
“為了允恭和允中,為了浥綃,還有妾這肚兒中的小王子,咱們撐下去,想辦法走下去!”
一時間,想起朝堂上的詭譎雲湧,再看了這滿堂的妻兒老小,他亦是被壓的喘不過氣來,靠在床欄邊撐著額頭。
“大王,如今,要尋一個讓皇帝開心的法子才是。”
她這句話點醒了完顏雍,他抬首若有所思:“璇兒可有什麼法子?”
“獻寶!”
“我大金建國百年,雖已入主中原,卻終究是骨子裡的瀟灑粗豪,但陛下他不一樣,他自小拜漢官為師,是個極度崇尚漢文化的君主,愛些細膩的東西,什麼金石玉器,那都是他的偏愛,咱們不防再次獻寶,投其所好!”銘璇堅定著瞧著丈夫,將他手兒拉的緊。
他左右思量,如今這王府哪裡還有什麼寶物呀 !為了能在朝廷不受皇帝排擠,這稀奇古怪的玩意全數奉上了,他仰屋竊嘆這日子真難。
“阿翁伐宋,得過一宋國君主的愛物,一條白玉帶,那玉帶色澤潤亮,花紋細膩……”
他聽了,立馬扭頭不答應:“不可,這白玉帶乃父王留下的傳家寶,珍貴無比,怎能如此輕易便獻給皇帝呢!”
“郎君!這條白玉帶不是王府應該有的東西,留下也是禍害,倒不如將把它獻給天子,暫時讓皇帝放下對你的猜忌,”她說著,他聽著卻還是不捨這稀世之寶。
“若是人都不在了,那要這稀世之寶有何用?大王,您說呢!”她扶著他的肩膀,輕捧著他的臉頰,酥手輕指落於他眉間。
“好罷!你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我明個,便尋了時間入宮覲見聖上,”他難為情的答著,再瞧了妻子的眼,便點點頭。
“為了國府安泰,這身外之物舍一時也無妨!宋國末君,一度沉湎於享樂,愛些金石稀玩,如今我朝天子亦是如此。”
她放下手指,拉著他的雙手道:“郎君,君主如此為政,四方百姓亦是困苦不堪,您可想過,救民於水火之中?”
他望著她那端正的眉眼,正如清風明月般皎潔,一時間也明白她這話中的意思。
“孤王明白你的意思,我久典外事多年自知這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我亦是想取而代之但……”他欲言又止。
“但陛下乃是太祖嫡孫,我是庶孫,我若如此,一來朝臣必會反對,二來,我如今也尋不出好法子來。”
“大王愛民如子,久典外事,知吏治之得失,這樣仁慈寬厚的人兒,才真是君主的樣子!阿家曾道‘大王胸間有若北斗星痣,面頰骨骼緊實端正,身姿偉岸高大,性情沉靜明達,一派明君風範’。”
他聽了她這樣嬌羞的言語,忽而將她拉住,她便伏下身子去親暱的將面頰置於他的膝上道:“大王,妾希望有那麼一日,大王您能以仁易暴,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那一日,咱們也無需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便帶著幾個孩兒一起常去咱們幼時玩耍的河邊。”
“你彈琵琶我起舞,孩兒便在一旁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