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來遲(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概許多日,完顏雍都再未踏足暉琬苑。一午間,清雅於玫瑰椅上醒來,她被餓的飢腸轆轆,面頰都泛白,唇間發紫。恍惚之間,小瞥明窗,瞧著屋外已是白雪茫茫 。
她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又將手臂縮入了暖袖中,廳堂中那爐子中的火不知何時滅的,還冒著青煙,空蕩的庭堂冷的徹骨。
她的肚子響了幾聲之後,便沒有再響了,彷彿這肚子也無力。
“姑娘!姑娘!”翠荷邁著輕巧的步子走來。
“大王派人又送了許多吃食來了,您吃些吧!奴兒瞧你,都要餓的脫相了!”
身後一位廚房嬤嬤端了飯盒來,連忙上前躬首:“奴兒奉大王命令來給姑娘送些吃食來!有姑娘最愛的酸辣蹄筋和白肉胡餅子,還有……”
“不必了,劉嬤嬤,你拿回吧!代我謝過大王。”她斂面而答,滿眼的平靜。
“姑娘,恕老奴多嘴一句,大王已然做了讓步了,給了臺階,姑娘您又何必如此呢?大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兒啊!他能這樣對您上心,一天兩頭的給您送了吃食,說明他愛您至深啊!”
清雅輕嗤笑,又將桌案上的一頂還未做完的毛絨袖籠拿起,一針一線的仔細繡著上面的花。
“您且回吧!替我秉明大王,往後不必再送。”
“姑娘,奴兒看著您長大的,便聽了我這老婆子一句勸,低下頭吧!這世間除了聖上,哪裡有人敢壓親王一頭的,亦沒有女子越過男子的說法!”那老嬤嬤將臃腫的身子一扶,挺胸抬頭,亦是有些輕蔑的樣子。
她聽後,便將那袖籠扔進了那籃子裡,側過頭來與那嬤嬤對視半天。
那雙平靜又正義的眼神,泛不起一絲漣漪來:“你如今是成了我的主子嗎?你為府中老人,我敬重你是因當的,但你也應當知道事情的輕重。”
“我是犯了錯,但他不當如此,我是個姑娘,我還未出閣,那晚他這樣魯莽,試問與逼搶民女有何異?”
她未曾有過這樣的怒火,這是第一次,她那細語,帶著堅定不移,帶著她骨子裡的堅韌。
“好,嬤嬤您自個也說了,大王萬人之上,可你也明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既為親王,便要德才兼備,為天下男兒的表率,他這帶頭的都不行,便指望了江湖之遠的人能如何?”她說著說著,胸口氣韻一起一伏。
“姑娘……”
“你們便言道輕巧著,這次是未釀成大錯,但我再不會與他多說一句話,我李清雅,雖為黃毛小兒,但也是名門閨秀,自小懂些道理的,說了句不好聽的 ,他這就是在犯法 。”
她道盡了心中的不快,一股腦說完之後 ,便慢慢獨坐在椅上平復著心情,那胸腔只內,氣韻彷彿排山倒海,控制著她的心與腦。
而劉嬤嬤,聽後愈加不爽,卻也不敢趾高氣昂,她獨立一會兒,便忽而一轉頭的提著餐盒走了,走時甩了一句話:“好,姑娘這話,老奴便一字不差的秉明瞭大王了,也定會在給太夫人的信中提到!”
“老身好歹是太夫人的媵人,姑娘便如此怠慢,我是未曾見過姑娘這樣怪癖性子的人,姑娘不聽勸,便自甘受著苦吧!”她於門前又回了頭,搖頭晃腦的說了一通。
這嬤嬤乃是架子大的很,仗著是府裡頭的掌事嬤嬤,竟如此語氣。她聽了過後,未有發聲,由著她搖晃著臃腫寬厚的身子,甩臉走了出去。
翠荷瞧了這情形,便心疼的瞧了一眼清雅,只瞧了她瞬間便崩潰了,扒在桌案上捏緊了拳頭,將頭埋在了兩隻纖細的臂膀中抽泣。
“姑娘,您莫要哭了!”
翠荷撫摸著她的垂下的長髮,撇下了她面頰上粘連的髮絲。
“姑娘,您這是何苦呢?就算大王送的吃食你不吃,那國妃娘娘親自過來給您端的湯羹,您好歹喝一口啊!竟都分給了咱們了。”
她輕輕抬頭,撐著兩個臉蛋於桌案沿邊:“我有我自個的道理!”
“哎……,非要苦著自個!”翠荷長嘆息。
“那玉環,可修好了?”她焦切的問。
“惜意找了城裡最好的玉匠,那人說怕是要些功夫!”
“好罷!只願,可修復,這是元功的愛物,亦是我……的希望,我於他生命中來遲,只願往後,我不遲了一分。”
她談到此處,便不免黯然傷神,彷彿頓時頭疼眼花,便緩緩起身提著素裙往床榻邊走,輕輕將肢體伸進了那被褥裡,蒙著頭蜷縮在被窩裡。
而翠荷便於那榻邊,好好的給她蓋了被子,又拉下了床簾,才輕腳離開。
她待她離開,酥手於枕下摸出一封信,她淚眼朦朧開啟,只見那整整齊齊的瘦宋體字佈滿,落款問有“卿可安好?——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