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價錢得重新談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三倍?那就是九條生產線呀,如果在我這裡買,那………那………!”
小森田河已經語無倫次,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工廠一年內要是賣出九條生產線,毫無疑問,自己將會超越父輩,將家族的榮光發揚光大。
“林雲君………!”
小森河田膝蓋一彎,眼看著就要跪下,林雲一伸手託了起來。“小森君,我們國家不流行跪拜。”
“對,對,我只是太激動了,如果您真的能有這麼多訂單,那我會代表我的整個家族向您表示最誠懇的敬意,您和您的家人,也將成為我們小森家族最好的朋友,我們會將您寫入族譜,讓後人不忘林雲君對小森家族的厚待。”
“行了,別說了,你的情,我心領了,千萬別把我寫進你們小森家族的家譜。”林雲有點害怕,那樣的話,我就進不了自家的家譜了
不過林雲話鋒一轉。“小森君,其實我們國內也有很多廠商可以製造生產線,雖然產量沒有你家的多,可價格還行,算起來價效比也差不多。
這幾天我在東京市區內逛了不少地方,發現電線杆上貼著很多應聘資訊,看樣子就業很難,而且原材料價格都在下降,相信一臺裝置的成本也會下降……既然咱們都是主顧了,那以後怎麼得也給個折扣,是不是?”
林雲說得很隨意,可小森田河豈能聽不出對方的意思,這是在砍價呢。
沒錯,林雲就是要和對方談價錢,兩個人的私人關係再好,價錢方面也得重新談了,而且林雲也有談的資本。
生意就是如此,買賣雙方會有佔據主動的機會,一件商品銷量好,生產商的作用當然很大,這是因為商品本身質量過硬,但渠道也很重要,如果渠道打不通,那麼商品銷售的速度就跟不上,就很可能被其他商品佔了先機。
這也是為什麼林雲非常重視渠道的原因,下一步他還要和各地的經銷商商量,各種好處當然也得給。
生產線的購買也是如此,半年前林雲為了買生產線操了不少心,先是把沈城食品廠的生產線買下來,然後又跑到盛海,最後在展銷會上遇見了小森田河,總之是想盡辦法。
可接下來的劇情就不一樣了,以前林雲是求人家,以後就是這些製造商來求林雲,因為金龍公司需求太大了,五年後實現年產四十億袋,這是什麼產量?就是減少一半,年產量二十億袋,所需的生產線至少也得近百條,超過了現在整個華國明年的總產量,如此大的市場,誰不眼饞。
這就好比前世華國的高鐵發展,最初國家建高鐵都是求著外國的製造商,最早的首都到盛海的高鐵是採用的國外技術,對方獅子大開口,國家只能接受,沒有談的餘地。
後來國家提出了高鐵發展戰略,未來十年要建數萬公里的高鐵,如此廣闊的市場,立刻把全世界高鐵製造商都吸引過來,什麼德國西門子,島國新幹線以及法國的企業。
然後國家就開始佔據主導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價格方面不必說了,價格低者優先,另外還得必須為國內企業員工提供全方位培訓,直到教會為止。
國家正是利用巨大市場的優勢讓高鐵技術實現了突破,短短几年內就實現完全自主,效能不僅高於其他國家,價格更是便宜。
現在金龍公司也是這種局面,我的需求太大,逼著市場上的製造商主動合作,你不跟我談條件,別的企業也要和我談,如此金龍公司就佔據了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