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銷量激增(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幾天裡電話不斷,全國各地都有,首都來的電話,盛海來的電話,天海來的電話等等。
這些電話都是各地的貿易公司,希望成為代理商,當然,電話只是詢問,他們已經起身趕往沈城了。
此時的盛海,林雲的老家,林雲的大爺爺和姑奶家也透過電視看到了這個廣告。
最高興的是林雲的大爺爺林永輝,指著電視哈哈笑道:“看到了嗎?這是學東他們企業的廣告,想不到都上國家電視臺了,了不起,真了不起呀!我們林家又出了做生意的買賣人,老爺子也算是瞑目了。”
其他人也很高興,幾個月前林學東帶著林雲來盛海買裝置,當時大家沒覺得怎樣,可短短時間內直接在國家電視臺做廣告,這太了不起了。
林雲的大姐林芳怡也看到這個廣告了,不僅是她,她的大學同學都看到了,這個廣告已經在大學校園裡形成了一股潮流,不是因為泡麵,對大學生來說,吃什麼東西不重要,填飽肚子就行,一個饅頭跟一碗麵沒什麼區別,大學生關注的是精神需求。
當下大學生的精神需求是什麼?首先是愛情,每個人都向往一個最純潔的愛情,結果廣告裡給了他們答案。
另外就是流行音樂,老崔的《一無所有》在校園裡的流傳程度遠比外面高的多,無數學生奉之為經典,而廣告裡的那首歌卻比《一無所有》還要讓學生們痴迷,甚至很多人覺得這就是寫給學生們的歌曲。
《同桌的你》的確是寫給大學生的歌,要不然也不會被冠以校園民謠的名號。
在短短時間內,校園裡已經有人彈著吉他吟唱這首不知名的歌曲,同時引來異性的目光。
林芳怡覺得這個廣告很可能出自林雲之手,因為這個弟弟給她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真要是這樣…………金龍公司是不是真的能做起來?
說實話,一開始林芳怡壓根就沒覺得二叔這個食品公司能做起來,可現在看來,自己的感覺有些偏差,一個能把廣告做到國家電視臺的產品,再怎麼說也不會差。
想到這裡,林芳怡又想起了林雲:這傢伙神秘兮兮,所有的一切都應該和他有關係,看看吧,如果金龍公司做的很大,畢業後可以考慮去那裡工作,林雲再厲害,財務方面也沒我外行,也算是幫幫家人了。林芳怡如是想。
在廣告播出後的一個月裡,二十幾家貿易公司來到沈城,找到金龍食品有限公司,吃過康師傅泡麵後,當場下訂單,少則買了五百箱泡麵,也就是一萬袋,多則買了足足三千箱六萬袋。
一個月內,金龍公司共出貨八十餘萬袋。
八十萬袋並不多,要知道金龍公司現在一個月的產量就高達兩百多萬袋,賣出還不到總產量的一半,可這只是頭一個月,銷量巔峰遠遠沒到。
而且第一批來買泡麵的貿易公司也只是初步嘗試,他們自己覺得產品好,但不敢保證消費者也認同,所以第一次還不敢進太多貨,還是賣不出去,如果銷量好,那下一次就要大批進貨了。
林雲當然有信心了,最多再過一個月,訂貨量就會暴增,甚至現有的產量都無法滿足,那時林雲就要考慮各地代理商的問題了。
代理商拿貨的價格跟經銷商不同,比如康師傅泡麵生產成本價是八毛,如果賣給代理商就是一塊二,每袋金龍公司賺四毛錢?
金龍公司對康師傅泡麵的建議價格是一塊九毛八,也就是說代理商有七毛二的利潤在手,他按照自己的意圖往下分派,多分少分就看代理商的本事,如果銷量高,代理商就強勢,賺的利潤自然多。
現在金龍公司的代理商只有孫歐和姜玉祥兩人,其他來買貨的不能享受一塊二的出廠價,金龍公司多加了兩毛錢,也就是一塊四,未來康師傅泡麵的銷量增加,這些人一定會爭代理商的資格,那時金龍公司還是會掌握主動權。
進入到四月份,天氣逐漸轉暖,萬物復甦,開發區內金龍公司的新廠區內熱火朝天,大批工人正在施工,有搭建鋼結構廠房的,有圍繞廠區構築圍牆的,還有在蓋辦公樓,估計再過一個月,新廠房就會完工。
這些日子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腳上跟踩了風火輪一樣,林雲還要更忙些,除了廠子裡的事,學業也不能落下,每天都晚上十二點以後才能睡覺,還好年輕人精力充沛,每天睡上六個小時就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