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臣又把問題踢了回來。

林雲馬上說道:“麵粉廠的工人都是集體工,而我們買下企業後,所用的員工自然不能是這類工人,我們已經和員工們講清楚,願意跟著過來的人,歡迎,不願意過來也沒關係。

對於這兩類工人,那就需要楊區長做好後續安排,願意跟過來的工人,我希望楊區長能給予一定扶持,比如買斷工齡時多給一些錢。

不願意跟過來的人,楊區長要派人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我們可不想因為職工的事情影響企業生產。”

楊立臣聽完點了點頭:“林雲小朋友能想著職工,很好,你放心,工人是我們的財富,你們企業也是我們的財富。

周主任,你回去調查一下,看看這兩類職工各有多少,願意跟著新企業乾的,在工齡款發放時按照最高線執行,不願意的人,你們負責安排新的崗位。”

周懷中點頭答應,可心裡叫苦,安排新的崗位?哪有新的崗位?其他企業都自顧不暇了。

“那我們就謝謝楊區長了,這件事要快,咱們也要儘快辦理相應的手續,一手交錢,一手交廠,這些辦理完成後我們就要成立新的企業,爭取在最短時間內開工復產。”

林雲等人走後,楊立臣對身旁的人說道:“這個小孩子不簡單,辦事有條理,做事很乾脆,企業交給他倒也放心。”

然後又對周懷中說道:“周主任,你要儘快和對方把手續辦理完成,對了,擬訂個協議,現在的公司都要籤協議,確定雙方權利和義務,雙方簽字畫押才能做數。”

周懷中立刻答應。

………………………………

“杜大哥,宋大哥,慧姐,這是我寫的公司章程,你們看一下。”

林雲把手寫的幾張紙遞給三人,這是一份合同,花了林雲一個小時,沒用多少時間,卻非常具體和專業。

三人各出資二十萬元,各佔公司百分之十三的股份,一共是百分之三十九的股份,林雲佔了百分之五十,林學東則是百分之十一。

股份分的很明確,也很簡單,但利益分配上就非常詳細了。

每個人所持的股權,董事會投票權以及每年淨利潤的分配等等,要知道林雲前世就是一位金融專家,很多上市公司都聘請他當顧問,甚至他親手操辦過的IPO專案就有三個,都是市值幾百億的大公司。

三個人看了片刻都暈頭轉向,因為根本看不懂,只知道每人每年將分的淨利潤的百分五。

百分之五看似不多,可淨利潤的分配不僅僅是給股東收益,還要購進新裝置,擴大再生產以及用於銷售以及宣傳等等,即便是林雲已經也只能得到百分之八的淨利潤利益,按比例來說遠低於三人。

同時合同中還說明了未來公司上市後的分紅機制,可以說,這份合同即便放在三十年後,也是非常完善的合同,更不用說在九十年代了,一旦公開,將成為眾多企業模仿的文字。

當然,林雲也有一些小心思,為了更好的控制企業,合同中關於他在董事會上投票權高於其他人很多,即便以後上市,股權稀釋後,只要他的股份不低於百分二十,其他董事會成員基本上就沒辦法否定他的決議。

這倒不是林雲專權,實在是隻有他專權才能讓企業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