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專訪(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雲笑著搖頭回答:“我的這些知識連米國的企業家也很少有人能夠掌握,事實上,這些知識都是我自己歸納總結出來,如果出書發售,在米國也會成為暢銷書。”
吳帆吐了下舌頭,這口氣太大了,不過很符合她的胃口,口氣越大,越有轟動作用。
吳帆晃了一下手中的那份材料說道:“李教授,我認真的看了您寫的這份材料,第一部分是寫我們國家未來發展形勢,可以看得出,你對國家的未來非常看好,能不能和我聊一下原因是什麼?”
林雲回答道:“我們國家有幾個非常大的優勢,首先是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國外跨國公司要想提高利潤,就必須降低成本,其中人力佔了很大一塊成本。
以前西方國家把工廠會建在拉美地區,如今我們國家進行改革開放,憑藉廉價勞動力,未來這些國家會把工廠建在這裡,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優勢。
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擁有廣闊的市場,咱們國家十幾億人口,比整個西歐市場還要大,是米國市場的五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跨國公司會放棄如此龐大的市場,甚至可以說,未來我們國家的市場將影響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甚至世界產業的佈局。”
吳帆將林雲說得話記在本上,然後又問道:“看來,李教授對我們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呀!”
林雲呵呵一笑:“當然有信心,我們華夏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改革開放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壯舉。
自改革開放至今,所得成果已經不小,再過二十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人都將被為我國取得的成果為之折服,再過三十年,那時或許就要談論,誰將領導世界人民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是我們?還是米國。”
“哈哈,李教授對我國的未來簡直是太自信了,自信到連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國人都不敢相信。”吳帆抿嘴笑道。
林雲回答道:“那是因為我在國外待了很久,認識到了資本背後的可怕,這些你肯定沒有見識過。”
“哦,資本背後的可怕?有多可怕?”吳帆詢問。
“嗯,這個問題就不回答了,說了你也不明白………我這次回到國內,正是看中了國家無限的潛力,對我來說,這裡充滿了機遇,將為有能力的人創造無數財富,就等著我們去拿了。”
一聽到“財富”二字,吳帆頓時直了直腰桿。
“李教授,您的意思,未來將在國內發展,那能否透露一下呢?”
林雲故作神秘道:“這個暫時不能說,其實現在到處充滿了機遇,關鍵在於你能否用心,只要抓住一個機遇,就能成功。”
“這麼簡單?”
“對,就這麼簡單,當然,發現機遇不代表可以成功,還需要有頭腦。
我們國家的改革將會以一種不斷深化的方式體現,在改革開放之初,只要有眼光和勇氣就能賺到錢,因為此時的市場是粗放型,企業也將以一種野蠻狀態成長,就是現在這種狀態。
但很快,粗放型市場會向精細化轉變,這個過程會淘汰一大批野蠻成長的企業,取而代之的是管理正規,產品定位明確,有長遠規劃的企業,這些企業中,將會出現我們國家的支柱企業。
如果我們在二十年後再做一次採訪,反過來看現在的企業,相信大部分企業已經消失了,市場也會完善的多。”
吳帆點了點頭,非常認可林雲的看法,然後又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