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林雲面前的李東昇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材魁梧,國字臉,標準的北方大漢形象。

「林總,宋總!」

李東昇和他的團隊見到二人迎了上來,先是和宋健用力的握了握手,兩人認識,算是朋友吧。

宋健已經告訴林雲,兩年前,京東方從島國松下電器公司進口了兩套裝置,做為國際貿易公司的國信集團也參與了雙方的合作,那時二人相識。

在來京東方公司之前,林雲特意找了一些關於公司的資料,不瞭解不知道,一瞭解嚇一跳,京東方公司還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屬於島國的松下公司。

說起來,京東方前身首都電子廠屬於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一批股份制改革公司,而且步子邁的還挺大,一下子就跟島國松下公司合作,算是一步登天了。

在九十年代,松下公司在華國可謂家喻戶曉,倒不是大家對這家公司有多瞭解,事實上,沒幾個人知道松下是幹什麼的,可這並不妨礙他們的知名度,原因就在於松下公司宣傳廣告做的好。

松下公司的廣告總會配上一位青春靚麗的女孩,有的元氣滿滿,有的溫純可人,傳播度最高的就是那位名叫酒靜法子的演員,雖然每次出現只有短短的十幾秒,可卻已經成為華國老百姓的夢中情人。

松下公司不僅廣告做的好,產品也沒的說,電視機、印表機都是主打產品,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公司。

就是這麼一家公司,和首都電子廠合作,還佔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原本以為能夠成功,結果九四年電子廠就到了破產邊緣,也不能說是邊緣,因為那時所有人都覺得企業活不了了,幾百號工人抱頭痛哭,都做好了回家的準備,然後李東昇被上級認命成為新一任廠長。

那時李東昇還沒到四十歲,之前是主管銷售的副廠長,能力出眾,但也無力迴天,眼看著企業要完,心裡也沒什麼波瀾,因為港城一家公司邀請他過去任職,年薪二十萬港城,妥妥的社會精英。

李東昇收拾好行李準備上任,上級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擔任廠長,帶領企業扭虧為啥,讓全廠職工吃上飯。

沒錯,那時國家對電子廠的目標不高,就是有點活兒幹,工人們能吃口飯,僅此而已。

李東昇思考許久,終於答應下來,然後帶著幾個年輕骨幹開始了艱苦的創業,電子廠也變成了京東方。

從九四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年多時間,從松下公司先後引進兩條生產電視機零部件的生產線,再加上嚴格的管理,因此企業有了巨大變化,雖然還沒徹底扭虧為盈,可市場銷路不斷開啟,前景很好。….

有時候一位英明的領導者真的能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就如李東昇這樣,但他究竟用了什麼辦法?

說起來,這個辦法很簡單,因為在九六年,京東方竟然在深市上市了。

那時的京東方還欠著數百萬的貨款,手裡自然沒錢購買各種裝置,這樣的企業居然還能上市?這就是李東昇團隊的本領。

在宋健嘴裡,林雲知道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站在李東昇身後,一個同樣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這個人叫陳偉順,也是原電子廠的職工,畢業於華夏大學財會專業,標準的高材生。

李東昇屬於實幹派,上任之初就身先士卒,睡地板,吃泡麵,和員工們一起研發產品,在員工中間很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