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霧霾的出現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屬於附屬產品了。

有人或許會說,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沒有汙染呢?這也是那些公知們經常拿出了攻擊國家的一條罪過,似乎在他們心中,西方發達國家的天空永遠是藍的,人們生活在香甜的空氣中,賺著遠超國人的收入,這是天堂的生活。

其實這個對比完全是無知的體現,沒錯,西方發達國家的確環境很好,又過著瀟灑的生活,雙方一對比,高下立判。

論據看似很有說服力,實際上是這樣嗎?只能說純屬放屁。

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都要經過這一階段,大嚶帝國首都曾被叫做霧都,有一本,叫做《霧都孤兒,那時的環境更加惡劣。

米國也一樣,高聳的煙囪和汙水橫流的河道讓城市霧霾滿天,黑煙籠罩。

不過西方國家總有“辦法”,隨著生產力越來越強,他們逐漸掌握產業上游,也就是所謂的專利,然後把製造產業向外輸送,特別是輸送到貧窮的國家。

利用其廉價勞動力讓這些國家制造產品,也要承擔汙染的代價。

產業轉移,同時轉嫁環境矛盾,也算是收益和代價並存,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沒有選擇,只能承受。

西方發達國家的理想就是在世界範圍內構建一個金字塔形的產業架構,頂尖是米國、大嚶帝國等一兩個國家。

他們利用手中的專利收割全世界產品利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機,人家不造手機,只是掌握核心技術的專利,一個手機賣一千塊錢,他們要拿六百,乃至更多。

金字塔第二層是島國、南棒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他們承擔製造高階零部件的任務,比如晶片的製造,同樣一部手機,能過獲得三百元的收益。

第三層就是那些幹著最累最髒的活,收益卻最少的國家,就像現在的華國,一部手機,除了晶片外,其他零部件都給你造,幾千人,乃至上萬人沒日沒夜的幹活,最後賺到一百元,收益最低。

還有第四層,是那種只能販賣能源礦產的國家,他們賤賣自家的家底,老百姓卻得到不多少好處,比如非洲那些國家。

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為全世界設計的套路,你還得乖乖聽話,如果不聽話,人家後面可是有飛機和大炮,一不小心就滅了你。

當然,西方國家的套路遠不止於此,幾年後,人家又利用環境問題搞出了一個更大的套路,就是所謂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而衍生出碳權交易。

先定一個未來排放的目標,然後為全世界各個國家制定排放標準,規定你不允許超過多少排放量,而這個排放量還得由他們分配。

這個套路看似很公平,實則一塌湖塗,完全是個巨大陰謀。

人家先是忽略了自己之前一百多年的排放量,只從現在起,光是這一條就已經不是耍賴,而是明搶,目的就是限制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華國的發展,絕了向更高一層金字塔攀爬的念想,當真是把權謀玩到了極致。

如果換成其他國家,怕是就會斷絕現代化發展的道路,畢竟技術在人家手裡掌握,發展又受到限制,雙管齊下,讓你無路可走,但華國不是那些躺平的國家,這是個從無數逆境中崛起的民族,任何一個陰謀詭計也不可能讓一個偉大的民族沒了希望,在這個民族身上,總會有無數奇蹟發生。

比如現在,林雲和宋健要去的地方是一家工廠,幾年前叫做首都第一電子廠,現在的名字改了,叫做京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