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網際網路大佬(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八年的八月份,林雲成了抗洪搶險的代表人物,無數媒體爭先報道他的事蹟,要把他樹立成一個典型。
好吧,林雲覺得有必要出面澄清一下,自己的確捐助了很多錢與物資,但媒體需要宣傳的是普通人,而不是自己這個有錢人。
因此,他在接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才會這般說:媒體朋友將我捧的這麼高,我受之有愧,我也只是做了一個真正企業家能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在這場大洪水中微不足道,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我們的人民軍隊以及所有人民,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人,所以,我們要想偉大的人民致敬。
這段話讓人們感受到了林雲的真情實感。
當然,林雲這番話也讓政府部門再次重視起來,在他們眼中,這種有良心,又不居功自傲的企業家才是需要扶持的物件。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各級政府紛紛到金龍公司考察,最後,國家高層親自前來,對金龍公司的發展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讚揚。
國家高層親自前來,無疑是金龍公司的一個里程碑,也讓康師傅系列產品真正成為了民族品牌的象徵,可以說,如今的康師傅已經成了華國食品行業的標杆和旗幟。
九月的首都天氣炎熱,林雲坐在辦公室,手裡拿著投資半年年報仔細的看著。
】
上面有半年來公司投資專案的資訊,平均收益率是百分之五十二。
當然,這些投資都是米國網際網路專案,以現階段米國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的速度,半年百分之五十二也只是中上層次,並不十分出彩,在米國,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半年期回報率都超過了百分之百,增長速度已經完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林雲拿著電話,那一邊是曾仁,“曾大哥,你做的很好,雅虎的股份還可以增持一些,另外蘋果和微軟的股份也可以增加。”
不得不說,九十年代末的米國網際網路行業實在是個淘金時代,想賠錢都不容易,基本上錢扔裡面就是賺,只在於賺多賺少而已,所以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網際網路的黃金年代。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狂熱,才讓後來網際網路泡沫時更加慘烈,其實,米國人對金錢的追求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狂熱,只是因為他們有轉嫁損失的能力,才使得這個國家一直都沒有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如果換成其他國家,早就完蛋了。
放下電話,辦公室主任走了進來,“昨天你要見的人就在門外。”
金龍公司專門為林雲設立了一個辦公室,形式跟政府很相似,一共五個人,專門負責相關檔案的起草和發文,辦公室主任是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叫華尚,大學本科畢業,很有組織能力。
“來了?這麼快,不是一點半嗎?”林雲笑著抬起頭,有些不可思議。
華尚回答,“林總,他已經來了半個小時,聽到你打電話就一直在外面等。”
“還很有禮貌嘛,好,趕緊讓他進來!”
林雲說完站起身走向門口,剛走出兩步,房門推開,從外面走進一人,華尚先一步道,“林總,這位就是馬曉雲,馬總!”
“哈,我知道,馬總好呀!”林雲主動伸手,就像是一位多年相識的老友。
林雲如此親切,對方受寵若驚,急忙緊走兩步到了近前,雙手握住,“林總,你太客氣了,商業領域,林總才是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