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窮親戚(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從林家有錢後,很多遠房親戚都主動找上門來,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要給林雲說媳婦,這個三姨家的外甥女,那個六舅家的侄女,總之是想抱上大腿。
後來因為徐慧的存在,他們沒了這心思,於是就過來拿東西,反正來一次就拿一點,大到姥姥家淘汰下來的電視和洗衣機,小到豬肉大米和豆油,總之是要“賊不走空”。
這次也是一樣,四個人前來拜年,也買了年貨,不過只是自家做的豆包,這東西姥姥家窗臺上放著好幾個竹簾子,自己都吃不了,還用別人送?
“唉,沒辦法!”林雲嘆了口氣,窮親戚就這樣。
這個時代的農民很苦,其實遼北的農民已經是全國農民中生活水平很好的一群人,像徐慧老家的西川省,還有農業大省中南省,那裡的農民生活更苦,國家為什麼要提出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其實大部分就是特指農民。
這一時期,農民還處在農業的初級階段,也就是種植業階段,利潤非常低,一年到頭辛苦勞作,年底勉強能填飽肚子,如果趕上水澇旱災,一年的收成都得泡湯。
前年黃河曾發過大水,中南省受災,糧食大量減產,甚至很多農民的土地房屋都被洪水淹沒沖垮,即便國家奮力救災,農民們也損失慘重,能有口飯已經不錯。
林雲很同情老百姓,金龍公司其實也屬於農業產業,屬於附加值很高的下游製造業,農業就應該發展這種製造業,這樣才能讓農民徹底富裕起來。
在北方的農民就好很多,畢竟這片土地很肥沃,又沒有什麼大河流引發洪水,但同樣也受氣候影響很大,今年風調雨順自然是豐收的一年,如果趕上雨水大,就會發生澇災,趕上缺水的旱季,便是旱災。
這種水旱兩災會經常發生,五年內,起碼會發生兩次,那時糧食就會欠收,甚至絕收,不過剩下三年風調雨順會把糧食收成補充回來,總體一算,五年時間還是會小賺一筆。
九二年算是一個雨水很多的一年,水稻田收成很好,但是玉米和土豆這樣的經濟作物就欠收了,像沈城周邊很多農村都種植玉米這樣的經濟作物,欠收後,農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林雲的姥姥家也有十幾畝土地,種植的是玉米,收成自然不好,可沒事,因為他有一個有錢的外孫子,每隔一個月,孫秀芳就會給父母買足夠的東西,糧食、副食品等等,還時不時的給兩位老人錢。
當然,林雲的姥姥和姥爺其實都不算真正的農民,這幾位舅舅和姨們都是工人,十幾畝地只有姥爺平時自己弄,那點收成對一家人算不了什麼。
不過他的幾個弟弟就不行了,每家都有幾十畝地,家裡人是百分百的農民,一年到頭就靠這點地過活,糧食欠收,他們的日子就不行了,以前只能硬抗,大不了少吃點副食品唄,要不別買衣服,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林雲這個遠房親戚,當然得用力巴結,起碼能讓日子好過一些呀。
林雲的姥爺也知道自己這些子侄家裡不好過,他的親弟弟不好意思來,就派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來拜年,讓這位大爺爺幫幫忙,能給點就給點吧。
四個人吃吃喝喝,兩個大人挺放的開,兩個年輕人就有些拘謹了,除了大口吃肉外,眼睛都不敢向四周瞧,吃肉是因為餓的,不敢瞧是因為不好意思。
林雲看著有些心酸,偷偷從放在炕稍的衣服裡掏出五百塊錢遞給母親。“媽,這些錢給他們,也讓我這個親戚家能過個好年吧!”
“別!”孫秀芳還沒說話,一旁的老舅媽伸手阻止,然後小聲道:“他們這幫人平時好吃懶做,給他們點東西就行了,別給錢!”
林雲搖了搖頭:“都是親戚,能幫一點就一點,媽,你就說這些錢是你們這些長輩給孩子的錢,不是我姥爺和姥姥給的。”
孫秀芳微微點了點頭,她是個善良的女性,自家也不缺這幾百幾千塊,就像林雲所說,能幫一點是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