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年終究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華國也擁有了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瀛海威。

即便這家公司的業務無非是背靠郵電局為個人或企業連線入網,可是,對九六年的老百姓來說,這已經是高科技了。

如果翻看多年後的網際網路大事記回顧這一年,就會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此時,一名叫做丁三石的年輕人正在郵電局工作,他在工作中最早接觸到了網際網路,此時,一顆種子在他心中漸漸發芽。

一位叫做張潮陽的年輕人剛剛從米國畢業,他的老師叫做尼葛洛龐帝,此人寫過一本名為《失控》的書,書中描寫了一個被計算機控制的世界,這本書在三年後被改編成了電影,名字叫做《駭客帝國》。

還有一個叫做王志冬的青年,此刻已經開始創新,正在尋找資金,決心要大幹一番事業。

另外,一個叫做馬小云的浙省老師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他不甘心一輩子當個教書育人的老師,決定要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搞些事情。

丁三石,張潮陽和王志冬三人,在不遠的未來,分別創立了網一、搜胡以及新浪三家入口網站,三家網站生命力頑強,直到三十年後依舊存在。

至於說馬小云,更是在十年後成為了華國風雲人物,創立的阿里公司成為了一代創業者的天堂,

好吧,這就是九六年關於網際網路的一些大事件,即使這些事在此時看來,只是再平凡不過的事與人。

其實,當時間橫跨十幾年,用後來者的眼光看曾經的九十年代,你就會發現,每一年都有一些大事件發生,這些事件都足夠影響後世。

比如二十年後,如果有人問張叔欣:你在九六年曾經見過林雲,你們聊的話題是什麼?

張叔欣一定會告訴對方:那時,林雲就已經預測出網際網路時代的景象,網際網路世界一定是一個所有人擁有一臺電腦的時代,同時也描繪出網際網路應用的畫卷。

我當時半信半疑,可如今再回想當年,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他的那些話,因為此時此刻的世界,正是他所描繪的世界,所以,這樣看來,他才是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之父……。

好吧,如果多年後有人採訪張叔欣,她八成會這樣說,只是現在,這些話終究也只是預言而已,對那些想要在網際網路時代打拼的創業者來說,這些話具有啟發,但對普通人來說,這不過是個有趣的故事而已。

在未來,林雲當然不會置網際網路時代而不聞不問,誰放棄了網際網路,誰就會被時代所拋棄,如此巨大的金山,他一定要儘量挖掘。

只是現在,整個華國的網際網路也才剛剛起步,國家郵電局只安裝了兩條對外網路線路,一條在首都,一條在滬市,全國能夠上網的人數不超過萬人,除了海龜,就是在郵電局工作的人。

當然,雖然網際網路還沒被人廣為熟知,但電腦已經開始普及,甚至電腦遊戲都已出現。

明年,一款名為《仙劍奇俠傳》的電腦遊戲將會出現,學生們成為了最早接觸電腦的群體,也正是藉助著電腦遊戲,電腦正式進入千家萬戶。

林雲和張叔欣告別,坐在車上,想著過去的一年,也思考著新的一年,突然意識到,這一年對金龍公司和自己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分水嶺。

就像網際網路的普及一樣,以前,金龍公司面對的只是國內的市場,以後,隨著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快,自己也將遇到更多的對手。

“鈴鈴鈴!”

電話響起,接通後,宋春濤的聲音傳來。“還在首都呢?”

“嗯,怎麼了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