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爭議的採訪(第2/2頁)
章節報錯
“胡是這個人,首先人品很差,甚至說是毫無底線,先是吹噓島國,然後又吹噓米國,總之誰對他有利就會不停的吹捧,這種人在我老家俗稱牆頭草。”
“嘿嘿!”
一旁的吳帆忍不住笑出聲來,她對胡是也沒好印象,主要因為此人很不專情,腳踏兩隻船,可她忘了,現在的林雲腳下也踩著三條船呢………。
朱巖松有些尷尬,他可從沒聽過胡是的這段歷史。
這就是問題,這個時期很多人吹噓某某人的時候都省略了大部分內容,只挑出一些能拿得上臺面的東西,再經過潤色加工,最後呈現出的形象和真實的人物完全不同。
老百姓哪裡會甄別?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罷了。
林雲接著說道:“學術方面,他在西方的確見識了一些東西,但研究不深,甚至是非常膚淺,回到國內後東拼西湊出自己的一套理論,其實八成以上的東西都是抄襲,但他有一個別人都比不了的優點,正是這個優點才將他塑造成了一個學術首領。”
“什麼優點?”吳帆立刻問道。
“這個優點叫做學術表演者,沒錯,他的表演能力非常強,能把活的演成死的,死的,也能演成活的,靠著這個優點,他才混的如魚得水。”
林雲對胡是的評價可謂一無是處。
最後,林雲還不忘來了一個總結,“現在很多人,就是靠著不知從什麼地方看到的一些小道訊息,再添油加醋,得出一套看似融洽的理論,可這些理論根本無法推敲,實在是漏洞百出。
如果是學識不夠並沒什麼,可關鍵是有些人心裡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是想透過這種方式傳達出一種西方比我們優越的資訊,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
經濟方面沒得說,的確比我們好,可關鍵問題是,人家發展了多少年?我們發展多少年?發展時間相差太大,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文化方面,我告訴大家,如果一個民族和國家失去了自我文化,那這個國家和民族距離消亡也不遠了,而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就是希望如此。
所以,我們要看清楚問題的本質,不要跟著一些人的節奏走,另外,我們要對我們的文化充滿自信。
在歷史上,我們曾經創造出無比輝煌的文明,靠的就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為什麼近代就不行了?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的文化從沒有落後,以前沒有,以後也沒用。
當然,有人會說,既然沒有落後,那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我們國家呢。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涉及很多方面,如果大家喜歡聽,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把這些問題說出來,但大家也要明白,以前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
世界正處在一個社會大變革中,而我們國家,就是這場大變革的主角之一,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內,我們會親眼看到國家的巨大變化,由窮到富,有弱變強,我相信五十年後,我們的國家就會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不會弱於任何國家。”
“說得好!”
朱巖松拍手叫好,吳帆也是滿眼的崇拜和愛意。
三人又聊了很長時間,可以說,林雲把歷史虛無流派和粉飾流派批判的一無是處,把一些人的齷齪想法剖析的淋漓盡致,如果這一期節目播出,相信會讓很多人領悟,當然,也會得罪很多人。
一週後,這期節目播出,果然,第二天就引來軒然大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