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年九月一日的南商報,在副版位置開設了一個專欄,專欄的名字是“林雲帶你看世界”。

第一期文章的題目是:我們的民族在人類歷史中處於什麼位置。

這篇文章從人類文化起源開始講起,先是四大文明古國,然後順著時間往下捋,漢武帝時迎來了第一次民族強大,然後又列出同時代西方文明所處時期,雙方進行對比。

然後唐朝,宋朝,每個朝代都和西方同時代在經濟和文化上進行對比。

有理有據,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華夏文化連綿五千年的歷史,自從公元前左右建立朝代後至今兩千年,這個東方的龐然大物有一千七百多年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其中又有一千年左右,是整個地球上的經濟文化中心,他的強大讓任何一個西方國家為止仰望。

由此得出一個結論,華夏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不亞於任何一個其他民族,我們無需崇拜其他民族,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傳奇。

這篇文章洋洋灑灑足有三千多字,幾乎佔了半個版面,下面署名是林雲,後面還有註釋:林雲,金龍公司董事長,正大娛樂集團公司技術長,長年專注於深層次文化探討和中西方經濟發展規律……。

好傢伙,林雲的人設一下子從一名企業家變成了文化學者。

那又如何呢?林雲做為當下最知名的人物,他可以隨便設立人設,其他人也不明白。

這一期的南商報,短短一天之內賣出二十萬份,是平時銷量的六倍還多。

這不是網路時代,讀者的反饋不會立刻傳達過來,不過從銷量上看,這篇文章已經引起了巨大的影響。

當然,銷量劇增的主要原因還是林雲,這位頂流親自下場設立專欄撰寫文章,本身就攜帶了巨大流量。

不過林雲相信,很快文章本身帶來的影響就會出現了。

果然,兩天後,不少報紙的頭版或者副版都出現了討論這篇文章的文章。

林雲讓手下在市面上也買下七份報紙,上面都有關於自己那篇文章的談論。

“嗯,這一篇是……。”

林雲拿起一份南方晚報,文章的題目是:悠久的歷史是否可以代替現代化?

好吧,對方已經難耐不住,跳出來了。

這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我們的歷史固然悠久,可那屬於封建文明,是一種與現代化文明截然相反的形式,如果我們沉浸於此,只能故步自封,頓足不前……。

“沒新意!”

林雲拿起另外一份叫做羊城經濟的報紙,同樣討論了林雲這篇文章,言辭更為激烈。

林雲是我們國家最優秀的企業家,他的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管理制度和技術,這些都來自於西方發達國家。

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企業家,對西方優秀之處沒有重視,如果他只是這種眼界和思維,他的企業早晚會消失在歷史大勢之中……。

“哈,歷史大勢?你們懂個鳥的大勢?”林雲把這份報紙甩在\一邊。

“這篇文章還可以!”

林雲拿起一份京都時報,文章的立場直接站在了林雲這一方。

林雲簡單的翻了翻,七份報紙,批判他的文章有五份,其他兩份則是力挺自己。

“二五仔還挺多,大家先表演,讓我慢慢收拾你們。”

林雲此時不會拆穿他們,時機還不到。

林雲正慢慢“品味”這些文章時,餘光先的電話打了進來,聲音都有些顫抖。

“林總,這兩天報紙買了足足三十萬份呀,三十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