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記者朋友,你有什麼問題?”

林雲向一位記者示意。

對方立刻上前一步說道:“林總您好,我是華商報記者,這次貴公司赴港城上市成功,根據今天上午開盤的股價來算,金龍公司市值大約為三億五千萬港元,這個價格超出咱們內地所有上市公司,林總對此有什麼感想?”

林雲心裡嘲諷對方的問題實在沒水平,不過不能表現出來,笑了笑道:“當然很高興,這說明金龍公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也說明我們公司是最優秀的企業。”

“這位記者朋友!”

林雲又示意另外一人。

“林總您好,我是首都金融時報的記者,我的問題是,我們內地股票市場低迷不振,林總為何不在內地上市?那樣的話,或許我們的股市會有所起色。”

林雲聽聞趕忙笑著擺手,“這話不敢當,金龍公司何德何能,豈會影響整個大盤?我們沒那個能力。”

林雲的話惹來眾人大笑,那位記者一邊笑一邊又接著問道:“即便不能影響大盤,可也會提振股民們的信心,對整個大盤還是有幫助的。”

林雲卻搖搖頭,“兩年前,我就預測咱們的股市會發生震盪,結果便如我的猜測,如今股市依舊低迷,想要恢復牛市遙遙無期。

如果金龍公司選擇在內地上市,市值不會超過一個億,甚至更少,即便提振大盤,又能提高多少?幾十點?這對金龍公司是不公平的。”

對方立刻提出質疑,“林總,金龍公司一向對外宣傳是家有社會責任公司,您這麼做,怕是一種逃避責任的態度。”

林芳怡等人一聽,臉色立刻陰沉下來,原本的好心情也沒了,這明顯是挑釁呀!

林雲心中也很不高興,不過依舊面帶微笑,“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好,股市低迷可不是因為金龍公司,事實上,我還參與了國家證券管理條例的編制,管理條例的出臺對我們的股市穩定有著重要作用。

金融市場好與否,決定因素不在於一家公司好壞,它取決於企業整體質量,如今我們國家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重點是企業改革,只要度過這段困難時期,我們的股市註定會牛氣沖天。”

那個記者還想提問,林雲根本不給他機會,向著另外一名年輕的女記者示意,對方立刻衝到前面,把找茬的那個記者擠到一邊。

“林總,我是晚報記者方紅豔,我有一個比較私密的問題問您……。”

林雲笑道,“私密?哈,那我得聽聽是什麼私密問題,我可以拒絕回答呀!”

身後的徐慧以及孟琳滿臉黑線看那位女記者,心裡同時罵道:狐狸精!

女記者趕忙解釋:“林總您別誤會,我的問題其實是,貴公司上市,據說您個人的財富達到三千萬元,董事會的各位大股東也都成了千萬富翁,而且我還聽說,金龍公司很多員工都多多少少擁有股份,摺合成錢,據說最少都有幾十萬,這是真的嗎?”

金錢問題最具有轟動性,說股票價值幾個億,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股票,可你說這個人擁有幾十萬,多半會引來其他人的關注的目光,所以,這位記者的問題立刻讓大家安靜下來,甚至不少圍觀的人也聚攏向前。

林雲也不隱瞞,點點頭,頗為自豪的說道:“沒錯,這次上市,我們公司一共有二百七十多人成為了幾十萬元戶。”

“哇!”

這個回答引來不小的震動。

在十年前,萬元戶就是財富天花板,一個家庭要是能拿出一萬元,就是別人眼中的富豪。

如今是九十年代中期,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手中的財富也隨之增長,萬元戶的含金量明顯沒有十年前那麼金足。

不過,對普通人來說,一萬元依舊需要一家人辛辛苦苦,不吃不喝賺上一年,至於說十萬元乃至幾十萬元,在普通人眼裡還是夢想一樣遙不可及,別說是普通人,就是在場的這些記者,光憑自己的收入,要想賺到十萬元,沒個七八年時間也不可能。